吻戏|内娱十个情种九个假,就连吻戏都像摆拍!国剧“三无产品”太多了( 三 )



实际上 , 好的情话往往和辞藻华丽无关 。
一味往台词里搬大词 , 拗金句 , 不会显得角色有文化 , 更不会显得CP情意绵绵 。
毕竟恋爱不是以诗会友 , 是以心换心 。
但要做到平实且不流俗并不简单 , 考验的是编剧和演员体察生活的能力 。
只有具备这种能力 , 才能做到情话诚挚不造作 , 以CP的“真情” , 换观众的真心 。
不论《悠长假期》 , 还是上述《红楼梦》《父母爱情》《武林外传》 , 随便一个拎出来 , 都是上乘之作 。
情话之所以叫人心扉荡漾 , 从来不只是语言的功劳 。
拍爱欲很有一套的朴赞郁甚至认为:


在电影中 , 如果一个男人爱上了一个女人的话 , 用陷入爱情的行动和表情就可以充分展现出这一点 , 而不用看着她说“我爱你” 。
朴赞郁的电影中 , 向来不缺动人情话 。
如《分手的决心》里 , 男主对女主说的那句“我 , 完全崩溃了” 。

当它出现的时候 , 我知道这名刑警和正在被他调查的嫌犯 , 已深深爱上对方 。
但它之所以生效 , 离不开前情后事的共同作用 。
女主的欺骗和利用 , 令男主的信任付之一炬;而男主自尊被摧毁的模样 , 也让女主的心随之破碎 。
但即便如此 , 他们依然不能自控地走向对方 。

男主离开后 , 女主用APP查询“崩溃”的韩语释义
也就是说 , 决定一段情话有效无效 , 不单是说了什么话 , 更要看作品是否拍好了“情” 。
换言之 , 若没有层层烘托、严丝合缝的剧情当铺垫 , 就算具备前文三要素 , 也不过只是一段合格的台词而已 。
很多写不好、拍不好爱情的创作者 , 往往颠倒了其间关系 。
嗯 , 说的就是如今大部分国产爱情剧 。
以《追光者》那出“涩”上热搜的定情戏为例 。
男主因家事心情郁闷 , 正在K歌亭消愁的他 , 接到女主打来的安慰电话 。
对话一开始就让人听得皱眉 。
女主板着一张全世界都欠了她的脸说:安慰可以 , 先给老娘认错 。

而后又操着生硬的书面化台词 , 满屏说教味 。
不过你应该高兴
罗源(男主妹妹)没选错人
熊非值得托付

男主也不示弱 , 听完不禁冷笑 , 话锋一转对女主反向说教:
你有句话说得很对
想要安稳的生活
一定要先有一个幸福的家庭
我想这句话也同样适用你
话毕 , 没等女主回应 , 便挂了电话 。
得 , 这两个相互说教的人 , 没能成功给对方洗脑 , 怒了 。
可数秒后 , 我们便看到神奇的一幕:女主出现在了K歌亭门外 。
哦不要误会 , 她不是赶来揍男主的 。
相反 , 是来跟男主表白的……
两人对唱好一阵后 , 深情对望、袒露心意、接吻定情 。
不瞒大家 , 这出戏我反复看了几遍 , 也没法从中厘出一个连贯清晰的人物行为和剧情逻辑 。
从这般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剧情里 , 又怎能生出让观众为之动心的爱情?
所谓的高甜 , 也不过是抒情BGM+柔光滤镜+慢镜头+程式化吻戏撒下的工业糖精而已 。

不是说这些外力助攻用不得 。
用得好 , 自然好 。
但看看当下大部分国产爱情剧 , 动辄大量动用外力助攻 , 不过是为了掩盖自身创作的敷衍 。
前有《双世宠妃》三季超过一百场吻戏 , 后有《时光与你 , 别来无恙》仅一部剧男女主就吻了五十多次 。
吻戏越来越花 , 但细看剧情 , 情却越来越浅 。


图源《乌云遇皎月》
是我们真没水平写好、拍好爱情吗?
多年前 , 《父母爱情》的编剧刘静在写剧本时 , 曾被经验丰富的前辈告知“三分钟一小闹 , 五分钟一大打 , 矛盾升级 , 事件不断”的收视秘笈 。
刘静却选择坚持自己的判断和追求 , 抛开这些收视秘笈 , 才有了这部平实而深刻的9.5爱情佳作 。
拍不好爱情 , 恐怕问题不在于“能不能” , 而在于“想不想” 。
那份求好的本心 , 在创作观念经济化、影视快消品泛滥的当下 , 已经不再值钱 。
编剧李潇(《大丈夫》)曾告诉@毒眸 , 如今演员、制片在看剧本时 , 会强调要有台词金句、鲜明的人物标签 。
为了营销嘛 , 也能理解 。
但挺可笑的是 , 如今在一部爱情剧里 , 处于优先顺位的竟不是爱情 。
如此看来 , 要求国剧说好情话属实是超纲了 。
毕竟在一片无爱的旱土里 , 是怎么也长不出一朵诱人的玫瑰的啊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