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名校毕业后,他们蹲在出租屋闲散度日( 三 )


另一方面 , 因为家长们也更注重精细化育儿 , 会为子女规划好学习、生活的每一步 , 甚至在大学报志愿时也替孩子选定前景好、热门 , 但可能并不是他们喜欢的专业 。
这可能是多数“蹲族”普遍的一种经历 , 在大学就已经有了苗头 , 有人说自己“四年基本上也在蹲 , 没有参加过一个社团 , 没有做过一个兼职 , 没有实践过专业 , 把自己蜷缩起来” 。
在中国 , 很多学生之前也是一直在学习 , 但是到了大学 , 愿意积极尝试比如参加社团 , 也可以得到一些情感能量 。 那种微观的互动很重要 , 如果刚好在社团遇到一个不错的朋友 , 可能就会坚持下去 。 如果一开始就受挫 , 那可能会是另一种选择 。 访谈对象中有人提到 , “大一时我也被人拉着一起报名学生组织 , 但我被淘汰了 , 我本来就不善于与人沟通 , 再一次在大学里落了单” 。
没有社交 , 自己又不可能一个人制造乐趣 , 就被迫去寻找适合自己的 , 比如说在游戏里大展身手 。
在描述一些社交、上课、社团、兼职行为时 , 他们很多人都用了逃避 , 缺少兴趣、冷漠、叛逆、痛苦等 。 但在描述打游戏、上网、在宿舍的状态时 , 就用了快乐、自信、温暖、安全这些词 。

访谈对象B , 他曾经努力让自己喜欢自己的专业 , 也泡在图书馆里啃大部头的书 , 但他还是失败了 , 觉得需要记忆和背诵的东西太多了 , 实在不喜欢 。 专业课他就来去自如 , 不想去就窝在宿舍里 。 专业是父母商量着报的 , 什么热门就报什么 , 他完全不知道是学什么的 。 但其实他也搞不清自己到底喜欢什么 , 对什么专业有兴趣 。
社团他参加了几个月就退出了 , 觉得太官僚 , 束缚太多 , 见了学长学姐还要喊“部长好”、“主席好” , 出去吃饭也是很多规矩 。
让他最开心的就是父母不能再一直盯着他 。 他是个独生子女 , 爸妈感情也还不错 , 但是因为父母都是老师 , 所以就一直管他学习 , 一有空就拉着他补习功课 。 平时他们的交流也不多 , 要么在辅导功课 , 教育他哪些题粗心做错了 , 本来不该做错 , 要么就是在聊要好好学习之类的 。 老师们也盯着他 , 一有什么问题就会告诉他家长 , 然后他就会被教育 。
他觉得自己在学习中就没有喘气的时间 , 在学校和家里都能看到他们 , 好像哪里都有他们的影子 。 但到了大学 , 老师也不像高中时一直督促学习 , 可以“想吃什么吃什么 , 想几点起几点起 , 我的生活我做主” 。 后来他就窝在宿舍里打各种游戏 , 觉得很快乐 , 也带来了自信 , 但毕业后适应不了社会 。
“可能本来自己就不适合学习” , 他后来会有这种心理 , 之所以从小到大成绩不错 , 成为老师眼中的好学生 , 邻居眼里的好孩子 , 可能跟父母盯着 , 老师看着有关 , 这些人都不在身边后 , 自己的“本性”就暴露了 。
感觉这个研究做下来 , 又看了一些资料 , 我觉得其实大学这个环境是最重要的 , 因为大学既连接了家庭 , 又连接了职场 , 它是一个中间的 , 从学生到社会化的一个重要过渡 。
如果在这个阶段没有实习或者兼职 , 找工作时可能就更难得到一份相对满意的 。 虽然凭借着好的文凭 , 也能找到工作 , 但往往难以匹配岗位需求 。 有人提到 , 可能是因为学校太好 , 他没有实习经历 , 成绩低分飘过 , 没有参赛经验 , 竟然也中了一家国企运营岗位 。 第一周 , 他就被安排对接一个商业活动 , 做策划、写文案等 , 这几样事情没一样是会的 , 意料之中 , 文案被直接驳回 。
过了自由的几年大学生活后 , 一下子进入一个要被约束和规训的职业场域 , 他们对价值感、自我认同等的追求 , 对996等加班文化的拒绝 , 也让他们难以适应 , 最终成为一名“蹲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