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为什么把皇位传给李显,推翻武则天的是不是李显-

神龙政变之后,李显的一些反常举动确实令人疑惑 。比如,他改武周国号为唐后,非但没有清算武则天篡唐的罪名,反而继续尊她为“则天大圣皇帝” 。
这就有些奇怪了,俗话说“天无二日,国无二君”,而如今的大唐皇宫中,不但有一个唐朝皇帝,还有一个前武周皇帝 。

武则天为什么把皇位传给李显,推翻武则天的是不是李显-

文章插图
也就是说,李显是承认武则天的武周王朝的合法性的 。
同样,那些曾经跟随武则天险些覆灭李唐的人也得到了李显的仁恕,这其中还包括与李显争夺江山继承权的武家势力 。
李显很注意修复与武家的关系,重当太子时就先后把两个女儿,永泰公主和安乐公主嫁给武家 。他复辟李唐后,仍保持着与武家势力的密切交往,甚至明知韦皇后与武三思的关系暧昧却不加制止 。
这里多说一句,其实武三思给李显戴的绿帽子,可不止韦皇后这一顶 。他不知道的是其实他的嫔妃(婕妤)上官婉儿早就和武三思不清不楚了,而武三思能搭上韦皇后,还是上官婉儿给搭的线 。
武则天为什么把皇位传给李显,推翻武则天的是不是李显-

文章插图
那李显又是如何对待助他复国的功臣们的?
兵变成功,张柬之、敬晖、桓彦范、袁恕己、崔玄暐都被封了郡王,其他参与的人也都得到了封赏 。但没过多久,这一批功臣们便纷纷落马,先后惨死,落了个兔死狗烹的悲惨下场 。
回到题主问题,李显为何要这么做?他脑袋有坑吗?
李显脑袋没坑,他做出以上糊涂事,除了源于自身昏庸懦弱的性格因素外,其实也有自己的考量 。
先说李显是怎么看待武则天及武家势力的,他登基后写了一篇散文叫《即位赦文》,这其中有一段话很耐人玩味 。
天柱将摇,地维方挠,非拨乱之神功,不能定人之危矣 。则天大圣皇帝亶聪成德,濬哲应期,用初九之英谟,开太一之宏略 。…… 。光启大唐之图,用崇兴复之基 。交际在辰,情深感慰 。奉高祖之宗庙,遵太宗之社稷,不失旧物,实在於兹 。
在文章里,李显认为武则天篡唐称帝的行为其实有功于社稷,说她在国家有难时挺身而出,力挽狂澜,为李唐保住了百年基业 。危难过后,武则天还帮李氏子孙把江山治理得井井有条,“光启大唐之图,用崇兴复之基”,然后又主动交还给李氏子孙 。
说明什么?说明李显是认可武则天的,或者说,李显在心里是和武则天站在一边的 。
武则天为什么把皇位传给李显,推翻武则天的是不是李显-

文章插图
虽然武则天把他从皇位上撵下来,过了二十年担惊受怕的生活,但也是她最后把自己召回长安,重新立为太子 。
李显在心里并不认可张柬之等人的政变行为,这些人被张易之兄弟逼得没了退路,才会想到政变,目的也仅是想杀那对男宠兄弟 。
他认为自己是被这些人绑架了,否则也不会出现事到临头他突然反悔的桥段 。他认为自己没必要冒险参与政变,只要多点耐心,等武则天死了,他仍是皇帝 。
这是李显的立场,而从这个立场出发,他与武家便没有什么仇怨,自然不需要对他们进行清算 。
那李显为何又拉拢武家,迫害政变功臣呢?
这就要从神龙政变后的权力格局来说了 。不管李显愿不愿意,对参与政变的人他一定要封赏的 。张柬之等人由宰相一步封王,太平公主跟相王两人也各有封赏,权力大了不少 。
李显不会允许这些人进一步做大,以至于尾大不掉,但他性格不够强势,手段更差了一大截 。以李显一个人的力量对抗这七个人显得有些单薄 。因此他才会想到联合张柬之等人的敌对势力共同对抗 。
武则天一系的武家人,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
武则天为什么把皇位传给李显,推翻武则天的是不是李显-

文章插图
综上,李显之所以拉拢武家,迫害张柬之等人,一是立场原因,他认为跟武家人更亲近些;二是性格原因,他性格昏懦,又长期处于武则天的积威之下,骨子里会自然生出向武家靠拢的想法;三是政治原因,为了打压宰相势力和野心勃勃的太平公主,他必须联合武家势力 。
我是爱读唐史的@醉眼观唐,如果对这个问题有不同的答案和看法,欢迎评论区交流 。
当时武李两家已经亲上加亲很久,牵一发而动全身,朝廷大清洗成本太高;
武则天为什么把皇位传给李显,推翻武则天的是不是李显-

文章插图
新继位的唐中宗是李武两家后代,对他而言手心手背都是肉 。老李家未必人人都对他好,老武家也未必人人都对他恨之入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