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鲁西南有大量回族分布? 山东回民( 二 )


为什么鲁西南有大量回族分布? 山东回民

文章插图


洪武皇帝树立大明后,禁胡服、胡语、胡姓名,并且下诏“蒙古、色目现居中国、许与中国人结婚,不许本类自相嫁娶”推进回回人中国化,使回族进一步强大 。
同时也有大批汉人入教随回,成为回族的一部分 。回汉杂居,互相往来,部分回族汉化为汉,部分汉人回化为回 。不同于基督教强烈的传教豪情,回族广泛缺少传教热忱,根本不自动传教(除一些苏菲外) 。回族更多是族内宣教,汉人重要通过与回族通婚及受回族邻里朋友影响入教而成为回族的一部分 。
如淄博回族中的郭、陈、孟、曲等姓,及青州回族中的谢姓都是入教随回的后裔 。青州回族中的谢氏原系汉人,其始祖谢秉正迁用心寺街,因宅基是衡王府花园,有四株古松,故号其堂曰“四松堂” 。谢氏与回族邻里和气相处,情感笃厚,对清真寺和回族公墓募捐土地,后因信奉伊斯兰教而转为回族 。益都城里的马氏一支,原为住于临淄谭家店子的马姓汉族望户,其中一支先迂往金岭镇(今淄博市临淄区辖)居住,逐渐信仰斯兰教成为回族,后又迁到益都城居住 。又如金岭镇孟氏,原张店洪沟人.后因经商与回民结交,成为穆斯林,其后人与当地回族女子通婚,遂成为回回家族 。
值得一提的是,德州回族的形成还与东南亚穆斯林入华有关 。明朝永乐十五年(1417年),苏禄国(东南亚穆斯林国度)东王访华入京,归国途中在德州归真,东王的长子回国继承王位,而次子温嗒刺、三子安都鲁及其侍从留下为东王守墓 。官府赐祭田两顷三十亩,并且迁徙邻近回族为其守灵 。由此不断集合发展,形成山东德州温、安两姓回族聚居区 。
为什么鲁西南有大量回族分布? 山东回民

文章插图


至此,山东回族的散布格式已经形成 。清末,山东开埠,鲁东得到发展,一些回族迁往青岛等地,使回族散布更加疏散,出现出星罗棋布的散布格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