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看名画《清明上河图》,感叹北宋繁华,惊讶古人智慧

清明上河图|看名画《清明上河图》,感叹北宋繁华,惊讶古人智慧

文章图片

清明上河图|看名画《清明上河图》,感叹北宋繁华,惊讶古人智慧

文章图片

清明上河图|看名画《清明上河图》,感叹北宋繁华,惊讶古人智慧

文章图片


《清明上河图》全长528.7厘米 , 宽24.8厘米 。 北宋末年著名画家张择端所绘 , 宋徽宗以瘦金体题其画名 , 并盖有印章 。 大家都知道这是国宝 , 那么大家知道这幅画里画的究竟是什么吗?
这幅画 , 主要描述的其实就是北宋都城汴梁的繁华街景 , 从汴梁城外的郊区 , 到城内的核心商业区 , 都有非常详细的记录 。
有心人曾经详细研究过这幅画的内容 , 其中各种人物有814人 , 牲畜有60多头 , 车轿20多辆 , 船只28艘 。 整幅画大概可以分成三部分来解读 。

  1. 第一部分 , 是远郊区域 。 这部分占据了全画不到三分之一的画卷 , 主要描述的是汴梁城外远郊地区的田野乡村风貌 。 其中有农民在田地里耕种、儿童在村子里玩耍、商贩在路上叫卖的场景 。
  2. 第二部分 , 是近郊区域 。 这里是整幅画的核心区域 , 因为这里也是最繁忙的地方 。 汴河码头上停着大大小小的船只 , 漕运的繁忙一眼就能看清 。 一座拱桥上 , 到处都是人 , 而且还有车马同行 , 十分热闹 。 桥下则也有船只匆匆而过 。
  3. 第三部分 , 是城内核心商业区 。 这里是最繁华的地区 , 商业街上到处都是店铺 , 来往的人群络绎不绝 , 看样子都是来买东西的 。
这三个部分 , 将北宋汴京城的繁华 , 全都浓缩在了一起 , 可谓是绘声绘色 。 北宋的政治、文化和经济 , 都能在这幅画中体现出来 , 因此这幅画才值得流传后世 。

一、《清明上河图》传了近千年 , 愣是没受损 。我觉得这简直就是文化奇迹 , 一幅如此厚重的画 , 在历经千年的风霜后 , 这幅图依旧能完好无损地保存着 , 可见这绝对是上天的安排 。
其实关于张择端这个人 , 我们是不能下定论的 , 甚至连出生年月日 , 我们都搞不清楚 。 史料中也没有这个人的记载 , 因此他的存在 , 一直都是一个谜 。
在《清明上河图》的卷后题跋中 , 我们发现了金人张著对张择端的一些记载:

翰林张择端 , 字正道 , 东武人也 。 幼读书 , 游学于京师 , 后习绘事 。 本工其界画 , 尤嗜于舟车、市桥郭径 , 别成家数也 。 按向氏《评论图画记》云:《西湖争标图》、《清明上河图》选入神品 , 藏者宜宝之 。
这就是我们认识张择端唯一的机会 , 由于这幅图中有宋徽宗的签字盖章 , 所以张择端应该是生活在北宋时期的人 。
靖康之耻发生后 , 这幅画就流落到了民间 , 辗转到了南宋奸相贾似道手里 。 等到元朝一统江山后 , 这幅画又落入了元廷之中 。
在元朝宫廷之中 , 这幅画被人给调包了 , 从而再次流入民间 。 一直到了明朝嘉靖年间 , 这幅画才再次显露真身 , 落在了内阁首辅严嵩手里 。
严嵩被搞掉以后 , 这幅画又回到了皇宫 。 但是万历皇帝年纪小 , 大太监冯保 , 将这幅画给偷出了宫 , 此后一直不知所踪 , 估计是卖了个好价钱 。
清朝时期 , 这幅画落在了湖广总督毕沅手里 , 毕沅死后这幅画再次进入紫禁城 。 后长期被珍藏在紫禁城中 。 即使清末如此动荡不安 , 这幅画都没有受到损伤 。
所以说 , 我们今天还能看到这幅画的真迹 , 那真的是要谢天谢地的 。 毕竟这幅画实在是太不容易了 , 但凡有一个小插曲 , 都能毁了这幅画 。 也从侧面可以证明一点 , 我们的古人都是爱惜文物的 。

二、从画中看北宋汴京的商业发展 。《清明上河图》中 , 有若干水网 , 又有不少大小拱桥 , 因此构筑成了一个个繁华的商业圈 。 实际上仔细去分辨 , 我们便可以将这些商业圈做一个归纳 。
  • 第一个商业圈 , 河市 。
字面意思就是在河上做买卖 , 北宋年间 , 漕运已经相当发达了 。 迎来送往的漕运商船可谓是络绎不绝 。
外面的客商入京 , 走水路是最方便的 。 因此沿着河水两岸 , 便出现了大量商铺 。 这些商铺主要就是要做河面上的生意 。
官方漕船抵京以后 , 不仅要登记入库 , 而且要完成交易买卖 。 所以来往十分频繁 , 这也是河市发展的重要依靠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