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新举措:“工人”可评职称、“提干”、享特贴、获国家科技大奖!

职业教育|新举措:“工人”可评职称、“提干”、享特贴、获国家科技大奖!

文章图片

【职业教育|新举措:“工人”可评职称、“提干”、享特贴、获国家科技大奖!】职业教育|新举措:“工人”可评职称、“提干”、享特贴、获国家科技大奖!

文章图片

职业教育|新举措:“工人”可评职称、“提干”、享特贴、获国家科技大奖!

文章图片


现实生活存在很多遗憾 , 职业鄙视就是其中之一 。 职业本来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 各行各业都是社会不可或缺的部分 , 理应互相尊重 。 然而总有一些人鄙视这个职业 , 低看某个行业 , 并延伸到职业教育 。

受这种偏见的影响 , 在选择高考志愿时 , 不少人宁选很难就业的普通本科 , 也不选就业与收入都相当不错的职业本科 。 出现如此怪异的现象 , 不过是一些人头脑中的高低贵贱偏见作怪 。 受此影响 , 社会需求旺盛的职业教育遇到了阻力 。
观念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 偏见的形成也有社会因素 , 这就是工资福利形成了清晰的台阶 , 博士什么待遇 , 硕士什么待遇 , 本科什么待遇 , 职高什么待遇 , 中专什么待遇 , 一切都按学历分配 , 似乎与能力特别是贡献无关 , 真的是书中自有黄金屋 。 显然这既不合理也不正常 。

废除“工人”“干部”界线本来是为了一视同仁 , 所有从业人员都是企业员工 , 地位平等 。 然而由于收入分配越来越倾向管理层 , 使得操作层与管理层的收入相差悬殊 。 当这种做法成为通行规则的时候 , “白贵蓝贱”也就变成事实 。 在更早之前的工人与干部分类明确的情况下都不存在这种情况 , 想不到在没有明确界线的情况下反而出现了这种情况 。

在上个世纪五六七十年代 , 实行“八级工”制度 , “八级工”每月工资可达131.76元 , 比“干部”还高 , 真正体现出劳动创造财富的价值 。 当时的行政15级处长也才138元 , 行政16级副处长或是科长124元 , 17级(副科级)110.5元 , 大学毕业转正之后是56元 。 当时的三级工相当于当时一位排长(干部)的工资 。 那个时代确实是“咱们工人有力量” , 工人并不低人一等 , 而是社会和单位里的主人 。 现在这一切成了被封存的记忆 。
还在那个时代 , 工人的发明创造是极受鼓励和重视的 。 1953年 , 一名普通的钳工创造三尖七刃麻花钻 , 大大提高了切削效率和使用寿命 , 在国内切削界引起巨大反响 , 在赴东欧表演时引起轰动 。 发明者倪志福1959年被授予“全国先进生产者”称号 , 出席了全国群英会 。 后来的情况众所周知 , 不用赘述 。

最近几十年的实践再次告诉人们 , 各行各业必须协调发展 , 无论哪个方面被忽视 , 就会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短板 。 这些年一直存在的“一些单位无人可用 , 一些本科生无业可就”的矛盾现象 , 就是教育结构失衡的反映 , 职业教育成为短板 。 在这种情况之下 , 即使普通教育这个板子再长 , 也弥补不了职业教育这个短板形成的“泄流”效应 。
痛定思痛 , 促进职业教育发展就成为“头等大事” , 计划、规定、意见、方案、办法、细则等频频出台 , 但由于收入分配以及福利政策仍然滞后 , 在很大程度上又影响了实施效果 。 于是 , 各地又出台了更具操作性的规定 。 比如:
高职毕业可以“考公”——有的地方不仅规定“将本市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纳入公务员招考范围” , 而且规定在公务员招考和企事业单位招聘中 , “面向高水平技能人才开展定向招聘 。 ”

职校学生可以考大学——中等职业学校的任务已经变成为高等职业教育输送具有扎实技术技能基础和合格文化基础的生源 , 既可参加职业高校单独招生考试 , 也可参加普通高校统一招生考试 。
职校毕业求职同等对待——有的地方规定 , 技工院校预备技师(技师)班、高级工班、中级工班毕业生分别按照本科、大专、中专学历对待 , 并享受相关就业创业政策 。 即技师毕业=本科毕业 , 高级工毕业=大专毕业 , 中级工毕业=中专毕业 。
技能人才可以评职称——有的地方规定 , 职业技能型人才可以参评相关专业领域职称 , 并且不将学历、论文、外语、计算机等作为参评职称的限制性条件 。

所有这些可以看作是“回归” , 回归到正确的做法上去 。 也正因为如此 , 上述这些具体政策也开始提档升级为全国性统一规定 , 而且还有更高“含金量”的政策出台 。 这对于技能人才(以前所说的工人)来讲可谓福利落满 。 最新权威性政策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