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张国立:曾赴南极修建中山站,冒死炸浮冰救科考船,获个人二等功( 二 )



躲过了“冰山一角” , 两天过后 , 无边无际的冰山向科考队的两条船漂浮而来 , 这些冰山不断挤压船体 , 科考队顿时陷入危险境地 。 五天过后 , “极地号”被冰山蹭开一个洞 , 幸好“极地号”是双层外壳的抗冰船 , 主体没有进水才避免了沉没 。 不过科考队的船被冰山困住进退不得 , 如果长时间被冰山挤压 , 再坚固的船体也会扛不住 。 科考船寻找着缝隙挪动 , 很多时候 , 一小时只能行驶0.3海里 。 大海颠簸消耗体力 , 科考队一天要吃四顿饭 , 被困以后 , 为了准备打持久战节省生存物资 , 不得不改成一天两顿 , 饮用水也限量供应 。 在南极的极昼季节 , 没有被浮冰覆盖的海面 , 被阳光照射会在上方形成云朵 , 有云朵的地方就是突破冰山围困的方向 。

科考队发现云朵 , 就会派出船上的直升机去查看情况 , 可是直升机出动六次 , 都发现云朵下方只是小水洼 。 要是困上几个月还驶不出冰山区 , 这次南极科考将彻底失败 。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 被困了二十天后 , 浮冰闪开了一道蜿蜒的缝隙 , 刚好够轮船缓慢挪过 。 科考船才得以缓慢前行 , 脱离了险境 。 度过了一难之后 , 更大的一难来了 。 在距登陆点四百米的的地方发生了三次冰崩 , 雪柱冲向天空百米高形成蘑菇云 , 卡车大的冰块密密麻麻从天而降 , 砸在海中激起滔天巨浪 , 一阵阵从船顶翻过 。

要是有一个冰块砸中科考船 , “泰坦尼克号”式的悲剧就会上演 。 万幸落下的冰块 , 最近的离科考船还有两三米远 , 冰块沉入海中挤起海里的冰山 , 也没有从科考船的底部的冒出来 , 不然一定会把科考船顶翻到空中 。 不过科考船不久就被浮冰包围 , 丝毫不能动弹 , 海水因结冰膨胀 , 开始对科考船形成挤压 。 情况万分危急 , 我国科考队向附近其他国家的科考队发出求救信号 , 苏联、美国、日本的科考队 , 都派出直升机来接应 , 看到眼前的情况 , 他们纷纷表示没有两年 , 科考船时出不来地 , 并建议我国科考队弃船逃离 。 可是弃船就要损失“极地号”科考船 。 那时我国还没有能力自行建造破冰船 , 想从国外进口 , 价格高昂新船还买不到 , 二手破冰船也要上亿美元 。

为了南极科考 , 我国1985年花巨资从芬兰进口了有抗冰能力的杂货船“雷亚号” , 在上海改装成“极地号”科考船 , 这是当时我国唯一一艘抗冰船 , 如果损失 , 我国的南极科考又会受到极大阻碍 。 但是如果不弃船 , 用不了多久船就会被浮冰挤碎 , 留在船上只能是船毁人亡 。 为了科考队的人身安全 , 科考队指挥下令弃船 , 八名党员自愿留下与“极地号”号共存亡 。 张国立听到弃船令的第一反应 , 是跑到船尾看国旗 , 被风吹成布条的国旗 。 在寒风中顽强飞舞 。 茫茫大海上 , 张国立他们把船当成了国土 , 要弃船大家心里都隐隐作痛 。

在南极的张国立八名“敢死队员”穿上正装 , 写好遗嘱 , 做好牺牲的准备 。 这时 , 指挥部经过研讨之后决定用炸药炸开冰块 , 为“极地号”开辟一条出路 。 科考船上有炸药 , 却没有专业的爆破手 , 只有张国立当铁路工人时接触过爆破 , 于是他被任命为爆破组组长 。 其实张国立自己也没有操作过爆破 , 不过是多次看过别人爆破 , 他仔细回忆爆破的操作流程 , 选了十几个爆破点 , 每个点一个人 , 负责挖坑填炸药并引爆 。 在南极的冰层上凿坑很费力 , 每凿一个坑都要花去数个小时 。 还有就是 , 所有爆破点必须同步炸响 , 不然有些爆破手会被炸飞的冰块砸到 。 等大家在预定的爆破点埋好炸药后 , 随着张国立的一声令下 , 几个爆破点的引线纷纷点燃 。 然而这时候大家发现 , 其中一个爆破点的引线并没有燃起 。 关键时刻 , 张国立毅然冲上去点燃了这个爆破点的引线 , 在他往回跑时 , 所有的炸药炸响 , 无数的冰块从空中砸下来 , 队员们急得大喊张国立的名字 , 张国立赶紧抱头卧倒在冰上 , 所幸他命大 , 没有一块冰砸中他 。

张国立在南极张国立起身后 , 看到冰山被炸了一条口子 , 高兴地跑了回来 。 此时的队员们围了过来 , 纷纷向他拍手 , 说他是好样的 。 这一次爆破十分成功 , 大两座冰山间出现一道延伸至科考船的缝隙 , 科考船果断起锚 , 突破了冰山的包围 。 科考船突围两小时后 , 缝隙再次合拢 , 直到科考队完成任务离去也没有再打开 。 登陆之后 , 为了抢回困在浮冰中耽误的时间 , 张国立每天拍完戏 , 还要帮忙参加中山站建设 , 工作时间长达十五六个小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