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佑樘和朱棣什么关系?朱佑樘和朱元璋的关系_1( 三 )


朱佑樘当时毕竟才18岁,他知道,自己还年轻,若想变得强大,需要不断充电 。于是,他上午处理国事,下午又重开经筵侍讲,向群臣咨询治国之道 。
以前的经筵侍讲,是每三个月一次,大多是做给天下人看 。但朱佑樘要求每天一次,如果当天有空,就多学一点,如果政务太忙,就少学一点 。
朱佑樘登基时,正是意气风发的年纪,和很多青年帝王不同的是,朱佑樘脾气温和,他敢于任用直言善谏之臣,无论大臣们给他说什么,他从不生气,大有宋仁宗之风 。
朱佑樘生活非常节俭,他的父亲朱见深在世时,每年都要用上千匹松江细布做衣料,待朱佑樘登基后,有人给他送来新衣,他感慨说:“这种布,一匹抵得上十几匹锦棉,我穿他,太过浪费 。”从此下令不再用此布做衣服 。
朱佑樘虽年轻,他却有一个其他帝王望尘莫及的品格:不近女色 。朱祐樘之妻张皇后16岁嫁给朱佑樘,夫妻二人感情甚笃 。朱佑樘登基后,大臣们多次奏请给他选妃,他都嗤之以鼻 。终朱佑樘一生,他的后宫嫔妃数量,始终保持1人,那就是元配夫人张皇后 。这种现象,在中国帝王史上,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
朱佑樘勤俭躬行、勤于政务,重视司法,打击贪腐,他的努力没有白费,大明朝很快变得吏治清明、河清海晏 。这是明朝自“仁宣之治”以后,迎来的又一个治世,百姓安居乐业、经济蓬勃发展,史称“弘治中兴” 。
《明史·孝宗本纪》评价:
孝宗独能恭俭有制,勤政爱民,兢兢于保泰持盈之道,用使朝序清宁,民物康阜 。知此道者,其惟孝宗乎!
明孝宗朱佑樘是一个好皇帝,同时,他也是一个好儿子、好丈夫、一个好人 。
四、惩忿窒欲,迁善改过
宋朝大儒周敦颐曾有一句名言:
“君子乾乾不息于诚,然必惩忿窒欲,迁善改过而后至 。”
意思是说,人对于最高境界的追求,是一个不停息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必须保持好良好的心态,止住贪念,并且改正错误,才能成为圣人 。
朱祐樘成为明君的过程,其实用上述这句话概括,非常精准 。因为他虽然想成为明君,但在这一过程中,他也曾面临诸多诱惑,也迷茫过,庆幸的是,他能及时改正 。
众所周知,朱元璋的子孙,艺术细胞是非常发达的,有喜欢修道炼丹的皇帝,也有喜欢木匠做手工的皇帝,朱佑樘也不例外,他曾非常喜欢弹琴 。大臣们认为,弹琴虽然是修身养性的东西,但帝王不可过于钟爱,有“玩物丧志”的风险 。朱佑樘心里不服,曾私下对太监说:
【朱佑樘和朱棣什么关系?朱佑樘和朱元璋的关系_1】“朕就不明白了,难道我弹个琴,就成了昏君了?”
是啊,东汉末年,周瑜精通音律,不照样靠文韬武略留名后世吗?
但不服归不服,朱佑樘最终还是听从了大臣的劝谏,几乎不再弹琴 。
朱佑樘也喜欢画画和发明,据传言,世界上第一个牙刷,就是朱佑樘发明的 。当然,这件事没有史料支撑,笔者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但从朱佑樘并没有深陷其中来看,他和其他明朝皇帝,还是不同 。
朱佑樘曾经有一个心腹太监,名叫李广 。此人曾利用朱佑樘身体不好的事实,多次进献佛道之术,大臣们弹劾李广,朱佑樘却百般袒护 。后来,李广自请修建一座毓秀亭,没想到亭子刚建好,宫中就出现大灾,百官纷纷发难,李广惊恐之余,畏罪自杀 。
得知李广死了,朱佑樘非常伤心,在李广的住处,搜出了一个账本,上面写了某某官员送来“黄米多少石”、“白米多少石” 。朱祐樘读书读多了,有些犯傻,他当着众臣的面为李广辩护说:
“你们看看,李广的家一共就这么大,怎么可能装得下这么多米?我说你们冤枉他了,你们还不信!”
这时,一位官员告诉朱佑樘:
“陛下,这不是真的‘黄米’和‘百米’,这是代指黄金和白银哪!”
朱祐樘听完,如梦初醒,他终于明白自己有多天真 。从此之后,他再也不选择“偏听” 。
周敦颐说得对,要止住贪念,改正错误 。朱佑樘犯错误不可怕,因为他及时改正了 。在昏君和明君之间,他迷茫过,但他还是选择了后者 。
五、吾不自治,谁能治吾?
权力,需要监督,但皇帝的权力,则不好监督,因为皇权至高无上,皇帝不允许有人爬到自己头上 。宋朝的台谏制度,是历史上较为“可怕”的监督帝王的体系,皇帝一旦有错,御史台和谏院则像发了疯一样上书劝谏,有时候身为皇帝也不得不屈服 。但明朝以来,朱元璋性格刚猛,不喜欢御史指手画脚,朱棣刚愎自用,御史们的意见也很少听,所以,明朝的皇权,其实是缺乏监督体系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