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汉字演变的书?有没有一本书讲汉字的演变
王安石曾解读汉字,认为“波”是“水之皮”,从字形上看好像也没有问题;我们日常生活中也常常说“忍字心头一把刀”,看来这种解字方法还挺风靡 。
从这些现象我们也可以发现,无论古代还是现代人,对于我们的汉字都有着偏爱,都想从自己认识的角度去理解,并应用指导我们的生活 。
【有关汉字演变的书?有没有一本书讲汉字的演变】如果解释的合理,当然皆大欢喜,本身汉字就有着非常大的包容性,但如果弄错,也就贻笑大方了 。
文章插图
汉字解读是如此,但还有很多汉字,我们一看就知道是什么,可是一写出来就是错的,比如“冒”,上部非“日”非“曰”,比如“尴尬”左边不是“九”字而是“尢”,这些字写错也许并没有人会特别注意,但一细究就尴尬了 。
为了不至于尴尬,也为了让我们真正了解陪伴我们一生的汉字,每个中国人都应该了解一些关于汉字的知识,从汉字的每一个起源,每一个过往,每一个发展历程去解读汉字 。
李守奎,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文学学会会长,他是一位真正与汉字打交道的学者,也致力于把他研究的关于汉字理解和思考、关于汉字的演化过程以及前人研究成果的总结,传达给越来越多的人 。
文章插图
李守奎先是在清华大学讲授着这方面的课程,又在喜马拉雅音频播出,最终整理成书,也就有了这样一本厚厚的专著《说解文字一百五十讲》 。这是一部近六十万字的关于“汉字阐释的理论建构与汉字文化的普及”研究成果,而书中每一讲都配有相关的古汉字图谱,让我们可以更直观了解汉字的过往和演化 。
中国第一部关于汉字的专著是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但这本书是已经距离现代近两千年了,很多汉字都有了不断的演变,但他提出的相关理论依然有用 。比如,我们现在所说“文字”这一称谓 。
文章插图
现代人已经把所有汉字统称为文字,但其实文字还是有着本质区别的 。独体为“文”,合体为“字”,更直接说就是那些最早的象形字是文,后来演化用形声、会意等创造出来的就是“字”,而这样的演化至今仍然如适用,也是我们解读汉字的有效理论根据 。
在真正解读汉字之前,李守奎用大量的篇幅给我们介绍为什么汉字作为唯一的表意文字还能屹立于世界文字之林?我们都学过外语,也都了解其他国家的语言都音和意进行了分离 。最熟悉的英语就是由26个字母构成的表音文字 。
汉字为表意文字在近代也曾经被很多学者质疑,认为这是有碍于中国发展的因素之一,这是造成中国文盲比例高的因素 。但现在这种观点已经不攻自破,我国文盲比例已经极低,但汉字依然还在中国正常使用,而反观周边国家,很多都因为实行“去汉字化”,造成本国文字混乱 。
文章插图
汉字作为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本身也就成为艺术的载体 。而且中国如此大面积、如此多人口,之所以能够至今仍然是大一统的国家,汉字在这里扮演着功不可没的位置 。虽然大多数地区可能听不懂彼此的方言,但文字却是统一的,也就让彼此交流成为可能,也就能形成凝聚力、向心力 。
现在中国依然需要更强的凝聚力,我们对于自己的语言依然需要的了解 。但现在电子产品的普及已经让手写文字越来越少,让汉字越来越有工具化的趋势,这并不是好的趋势,还是建议可以有的人能够拿起笔,用手书写我们的汉字,用心体会我们的文化 。
《说解文字一百五十讲》就是带我们进入汉字的文化世界,从每一个具体汉字的前世今生去了解他们,去解读他们,去形成我们中国文化的认同感 。#读书#
推荐阅读
- 横店|横店群演日活3万,校花遍地走,懒汉随处见,幻想一夜成名
- 蔡少芬|《甄嬛传》导演郑晓龙:电视剧拍到一半,很后悔请了蔡少芬!
- 隐秘的角落|荣梓杉:因《隐秘的角落》爆火,如今搭档檀健次,扮演女装大佬
- 有关东坡肉的诗句?东坡先生写东坡肉的诗句
- 有关人才的诗句?人才难得的诗句
- 苏有朋|苏有朋《披荆斩棘2》组“队长联盟” 三公上演“生死存亡”战
- 小姐姐|华晨宇学刘德华开线上演唱会:开播2小时,在线人数6097万,差的还是有点多
- 马德华|西游角外角:猪八戒马德华演过张果老和如来,网友:形象有点雷人
- 有关春天的现代诗歌?形容春天的现代诗
- 有关吊兰的诗句?吊兰诗句最出名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