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巧板——竟然是为了请客吃饭才被发明的!

智慧源于生活
智慧,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
宋神宗元丰五年,苏轼游蕲水清泉寺,望着门前的流水,他吟道:“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
门前的流水都能够流向西边去,时光或许也能倒流 。
苏轼看着流淌的溪水,在心境上达到了“人生再少” 。

七巧板——竟然是为了请客吃饭才被发明的!

文章插图
(来源:网络搜索)牛顿被树上掉落的苹果砸中,将近代物理学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峰;生活中的能工巧匠,通过细心观察,创造出了一件又一件巧夺天工的作品 。
很多时候,一个道理,一次发明创造,都来源于生活中的小事 。
今天,课本故事绘带你来了解,古人在请客吃饭这件小事上创造的玩具——七巧板 。
七巧板——竟然是为了请客吃饭才被发明的!

文章插图
(来源:网络搜索)从吃饭到七巧板
宋朝的时候,有个人叫黄伯思,他特别喜欢请别人到自己家里做客,人一多就坐不下了 。于是,他就想尽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
终于有一天,他设计了一张用六张特殊形状的小桌子组成的大桌子,取名叫“燕几”,这里的“燕”是“宴”的谐音,“燕几”就是矮小的宴席桌子 。
以后再宴请朋友吃饭,黄伯思就用燕几来招呼他们,人少了用两三张桌子,人多了就把六张桌子全用上 。燕几可以拆又可以合在一起,还能组成各种形状与图案,就像现在的组合家具 。
黄伯思还创绘了一本《燕几图》,在《燕几图序》中,他介绍道:“燕几图者,纵横离合,变态无穷,率视夫宾朋多寡,杯盘丰约,以为广狭之用 。”大致意思是说,燕几图有好几种变化的样子,朋友来吃饭的时候,位置变大了,就能吃很多东西了 。
再后来,有人还对这个桌子进行了改进,改成了七张小桌组成的燕几,这样的桌子可以根据吃饭人数的不同,拼成不同的形状,比如三个人吃饭,就拼成三角形的,四个人就拼成四边形的,六个人拼成六边形……这样用餐时每个人都方便、舒适,大家吃得也开心 。
七巧板——竟然是为了请客吃饭才被发明的!

文章插图
(来源:网络搜索)这个桌子的设计非常有趣,吸引了不少人前来参观 。到了明朝,一个名叫戈汕的人,又将这个“燕几”进行了改良,设计出“蝶几”,这个“蝶几”比“燕几”还要厉害,它是由十三件不同的三角形案几而组成的,拼在一起就像是一只蝴蝶在扇动翅膀 。
把它们分别拆开,就可以拼出一百多种图形 。一百年后,有人把“蝶几”缩小到只有七块小小的板子,用它拼图,这才演变成了一种玩具 。由于有趣好玩,于是,人们称它为“七巧板” 。
七巧板非常受欢迎,连皇宫里的人都喜欢它 。可是它颜色有些单一,有人便想办法给它涂上各种颜色,拼成各种吉祥图案和文字,用它来庆贺节日和娱乐,至今故宫博物院里还保存着当时的七巧板 。
智慧结晶的流传
成名后的七巧板被传到了国外,受到了人们热烈的欢迎,并且,它还多了一个英文名:tangram,翻译过来就是“唐图” 。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极具代表性的朝代,外国人用“唐图”来指代中国的七巧板,再合适不过了 。
七巧板最先传入的国家是日本,日本人为了它专门写了本七巧板攻略——《清少纳言智慧板》 。
七巧板的魅力越来越大,知道它的人也越来越多,没过多久就传入了欧洲 。1805年,欧洲地区出版了一本名叫《中国儿童七巧图》,也叫《新编中国儿童谜解》的书,里面有二十四幅和七巧板有关的图,还附赠一份木制的七巧板 。
七巧板在欧洲的流传开始了 。1813年,荷兰也注意到了它,也写了一本书,叫《七巧图合璧》 。得到这么多国家的宣传之后,我们的七巧板就被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家所知道,他们都争先恐后的去翻译这些和中国七巧板智慧游戏有关的书 。七巧板的另一个名称“唐图”也就在这个时候被确定下来了 。
七巧板——竟然是为了请客吃饭才被发明的!

文章插图
(来源:网络搜索)这时还流传着一个传说,当时有个特别厉害的法国皇帝叫做拿破仑,他在一次战役里不幸战败,被敌军流放到了大西洋里的一座小岛上,岛上什么都没有,每天挺无聊的,可是有七巧板的陪伴就好了很多 。在这段时间里,拿破仑成为了七巧板游戏的狂热爱好者,他每天沉浸在七巧板智慧游戏中,度过了流放里剩下的日子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