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庶为什么不为曹操献计?曹操为什么留着徐庶( 二 )


也许是我们站在两千年后,评判徐庶不应该去曹营,但当局者迷,何况是自己亲人性命这样的大事呢?
二、走马荐诸葛
除了孝道的原因,《三国演义》渲染徐庶的悲情更多的也是烘托出全书主角诸葛亮的风采 。
作为诸葛亮四友之一的徐庶才华都如此出众,略施小计就让面对曹操大军只能落荒而逃的刘备咸鱼大翻身,那么徐庶口中“十倍于我”的诸葛亮又是怎样一番风采呢?
这就给所有的读者和观众心里面留下了一个巨大的悬念 。这才引出了后面三顾茅庐、隆中对等一系列脍炙人口的故事出来 。
另外在徐庶这件事情上,《三国演义》也特别强调了刘备的仁义 。
面对着掌握自家所有虚实的首席谋士打算投奔敌人,孙乾暗中劝说刘备强行扣住徐庶不放,等曹操杀了徐母,徐庶只能全心全力效忠刘备 。
而刘备的表现则是:我宁愿死在曹操手里,也不能做这样不仁不义的事情!
备曰:“不可 。使人杀其母而吾用其子,不仁也;留之不使去,以绝其子母之道,不义也 。吾宁死,不为不仁不义之事 。”
这种作风直接把刘备的品德又拔高一层,刘备的部下们知道后纷纷感叹不已 。
所以刘备宁愿自己虚实暴露给曹操,也要成全徐庶孝道的做法,让徐庶大为感动,因此才会推荐卧龙诸葛亮给刘备,并且发誓不给曹操出谋划策 。
庶泣曰:“某才微智浅,深荷使君重用 。今不幸半途而别,实为老母故也 。纵使曹操相逼,庶亦终身不设一谋 。”
而徐庶到曹营后,徐母大骂徐庶而后自尽,徐庶就开始为母守孝三年,再次出现已经是赤壁之战了 。
上面这是演义中徐庶投奔曹操的故事,那么历史上真实的徐庶是为何投靠曹操的呢?
根据三国志记载,历史上的徐庶确是推荐诸葛亮给刘备的大功臣,但是不同于演义,历史上徐庶和诸葛亮甚至还短暂共同辅佐过刘备一段时间 。
但是在曹操亲率大军攻伐荆州时,刘备因为不舍百姓,带着百姓难逃,结果被曹操的虎豹骑在长坂坡所追上 。刘备不但自己的两位夫人,刚出生的阿斗全部扔在乱军之中,而且徐庶的母亲也是在这里被曹军所俘虏,而不是演义中被程昱献计赚去的 。
而徐庶本来跟着刘备诸葛亮南逃,但是在听到自己母亲被曹军俘虏后方寸大乱,这才决定辞别刘备、诸葛亮前往曹营投降,以换回自己母亲的性命 。至于徐母的结局是如演义中大骂徐庶后而自尽,还是如何就不在记载之中了 。
但是就这一个简单的记载被后世罗贯中妙笔生花,稍微改动一下时间线,就写出来了脍炙人口的“玄德用计袭樊城 元直走马荐诸葛”的故事,也可以说相当经典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