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出塞》的写作背景?出塞这首诗的写诗背景( 二 )


既然战争造成了人民共同的悲剧 。那么,怎样来制止、结束这个悲剧呢?诗人在三四句作出了正确的回答 。他为久戍的士卒发出呼吁,希望有象飞将军李广那样的名将来率领 广大战士打败敌人,夺取胜利,使敌人从此不敢再来侵犯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两句,融抒情与议论为一体,直接杆发戍边战士巩固边防的愿望和保卫国家的壮 志,洋溢着爱国激情和民族自豪感 。写得气势豪迈,铿锵有力,掷地作金石声!同时,这两句又语带讽刺,表现了诗人对朝廷用人不当和将帅腐败无能的不满 。有弦外之音,使人 寻味无穷 。
对《出塞》历来评价很高 。明代诗人李攀龙甚至推奖它是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杨慎编选唐人绝句,也列它为第一 。这些评价未必恰当,但它确是一首思想性和艺术性完美结 合的佳作 。
3、第一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作者是从远古的历史立意,把抽象的时间概念和有特定含意的具体景物联系起来,构成“万里长征人未还”这一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 。
这种艺术构思是很有一番匠心的 。我们乍一看,“关”上冠以“汉时”倒还可以理解,明月这种永恒的东西,怎么说它是哪个朝代的呢?似乎费解 。其实只要看看下—句也就 明白了 。原来作者第一句是作为第二句的背景的,“关”固然是边塞征战的表征形象,但明月又何尝不是战士出塞入塞,沙漠苦战的长期伴侣和最能勾起乡愁别恨“此物最相思” 的呢?所以自古以来的从军歌行总是爱提到它 。这里在明月和关口加上“秦时”、“汉时”,主要强调“万里长征人未还”由来已久了 。虽然“古人不见今时月”,可是“今月曾 经照古人”,这样通过明月和关这两个吸引起人们无限联想的形象,就把古今战斗生活在想象中贯串起来了 。
现在,我们就可以清楚地了解前两句的意思了:从秦代汉代起,我们战士就顶着星星顶着月亮转战在万里关山的边疆,可是,千百年来,有几个胜利而归呢?作者发的也就是 “古来征战几人回”的浩叹,充满了人道主义精神 。
如果说第一层提出问题,那么第二层就是解答问题了 。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两句的主要形象是李广,李广是汉代一位保卫边疆的英雄,同时也是一个在权贵压抑之下始终壮志未酬的悲剧角色 。很久以来,许 多诗人都不断为他讴歌 。人们总是既歌颂他勇敢战斗的精神,又惋惜他的悲惨遭遇 。作者这里在回答战争为什么长年不息时举出他来,认为只要李广这样的人物,就可以保卫边疆 停息战争,鲜明地表现了作者对古代英雄的敬慕和爱好和平的愿望 。但是,全诗的含义还不止于此,联系起上一层意思来,我们可以看出作者还有更深的蕴藉:战争打了千百年,难道因为群众中没有出现过李广这样的人才吗?不,人民中李广是有的,只不过统治者不能重用他们罢了 。第一个李广在汉代遭遇不过如此,后代纵有李广,命运也是可想而知的 :这才是“万里长征人未还”的真正原因!这里作者实际上替王维《老将行》中那样的无数壮士表达了“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委曲衷肠 。
4、王昌龄生活在盛唐时代 。由于国势的强盛,唐王朝或抗击外族入侵保卫边防,或对外开拓疆土,不断进行对外战争,引起了人们对边塞生活的关注 。同时由于唐王朝打破了 世族地主对政权的垄断,一部分中小地主阶层的知识分子有了从政的可能,于是一部分知识分子就把立功边塞当作求取功名的一种出路 。一些大都有边塞生活经历的知识分子,他 们的诗歌以描写边塞生活为主要内容,这就形成了所谓“边塞诗派” 。王昌龄是这个流派中的重要成员 。
诗从写景入手 。“秦时明月汉时关”,皓月当空,照耀着万里边疆的关塞,显示了边疆的寥廓和景物的萧条 。在“月”和“关”的前面用“秦汉时”加以修饰,使意境更加高 远,把我们引到了遥远的古代,更引人深思:秦汉以来边防战争连续不断,一直持续至今,真是拖得太久了!这是从时间上描写边塞的悠久 。
面对这样的景象,边人触景生情,自然联想起秦汉以来无数献身边疆、至死未归的人们 。“万里长征人未还”,又从空间角度点明边塞的遥远 。这里的“人”,既是指已经战 死的士卒,也指还在戍守不能回归的士卒 。“人未还”,一是说明边防不巩固,二是对士卒表示同情 。这本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前者是因,后者是果 。这是从秦到汉乃至于唐 代,都没有解决的大问题,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呢?第三、四两句就是诗人的回答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