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汉字经历了甲骨文什么什么什么什么的演变过程 从甲骨文到现代汉字,中国文字经历了哪些演变过程图片( 二 )


4.小篆
到了战国时期 , 七国的字体各不相同 , 书写不规范 。秦始皇兼并六国以后 , 李斯上书秦始皇统一六国文字 。于是 , 在李斯的主持下 , 对先秦时期的大篆进行了简化 , 创造了“小篆” 。李斯在作《仓颉篇》 , 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 , 太史令胡母敬作《博学篇》 , 都用小篆书写而成的 。

我国的汉字经历了甲骨文什么什么什么什么的演变过程 从甲骨文到现代汉字,中国文字经历了哪些演变过程图片

文章插图
小篆秦朝在我国历史上虽然昙花一现 , 但是创造的小篆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汉承秦制度 , 皆用篆书 。尤其是古代印章 , 由于小篆字体优美大体 , 笔画复杂 , 可用于防伪 , 所以历代封建王朝所使用的官吏印章 , 皆采用小篆 。包括现代书法家们在书画落款盖印时所用的印章 , 也都用小篆雕刻 , 这样更显大体 。
虽然李斯创造了小篆 , 但是秦始皇焚书坑儒以后 , 古文书籍被焚毁殆尽 。秦人重新编撰新书的时候 , 发现小篆文字书写缓慢比较繁琐 , 后来又采用了新的书写文体——隶书 。
5.隶书
“隶书”的创造者为秦朝的作册内史程邈 。相传程邈善写大篆 , 最初为狱吏 , 帮忙造册写文书 , 后得罪了秦始皇 , 关押在云阳狱十年余年 。在关押期间 , 他觉得大篆书写太繁琐 , 无聊之余 , 就把大篆和小篆的圆转改变为了方折 , 删繁就简 , 写成隶书3000字 , 上书给秦始皇 。秦始皇看后赞不绝口 , 嘉奖了程邈 , 并赦免其罪过用为御史 。由于其书写的文字简洁 , 方便官狱隶人书写 , 故名“隶书” 。
我国的汉字经历了甲骨文什么什么什么什么的演变过程 从甲骨文到现代汉字,中国文字经历了哪些演变过程图片

文章插图
梁升卿隶书《唐御史台精舍碑》在秦朝除了小篆和隶书 , 其实还有八种文体格式都是通用的 。唐代书法家张怀瓘在所著《书断列传》中称秦文为“八分” , 后魏书法家江式在《论书表》中称之为“八体” , 分别为“大篆、小篆、刻符、虫书、摹印、署书、殳书、隶书 。”在秦朝的书写体系当中 , 虽然有八种书写形式 , 而隶书是最为简便的一种 。所以 , 隶书书写简便被大众所接受 , 中国的文字又入另外一个高度 , 并为以后行书、楷书、草书等文体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6.草书
“草书”创造者为东汉名将张奂之子张芝(字“伯英”) , 被誉为“草书之祖” 。张芝还有一个弟弟叫张昶 , 擅长章草 , 有“亚圣”的美誉 , 可见其家族擅长书法 。
我国的汉字经历了甲骨文什么什么什么什么的演变过程 从甲骨文到现代汉字,中国文字经历了哪些演变过程图片

文章插图
张旭草书《肚痛帖》草书笔法纯粹简略 , 可以一笔成字 。在某些人眼中 , 草书潦草 , 但是又显得简单 。比如 , 日本人就取汉字草书 , 创造了平假名 。但是 , 从小学方块字的国人来说 , 再去看草书 , 根本看不懂 。因为草书没有章法可言 , 形体潦草 , 如果 , 让日本人学习草书 , 估计更简单 。
在张芝的“草书”没有出现之前 , 还有一种书写形式“章草” , 根据张怀瓘的《书断列传》记载:“按章草 , 汉黄门令史史游所作也 。”史游为西汉元帝(公元前48~前33)时期的书法家 , 他所创的“章草” , 比张芝的“草书”要早两个多世纪 , 所以大家一定要把“草书”和“章草”区分开来 。
7.楷书
楷书又名“真书或正书” , 是由隶书演变而来 , 兴起于东汉末年 , 要晚于草书 。唐代书法家张怀瓘在《六体书论》中说:“字皆真正 , 曰真书 , 大率真书如立 , 行书如行 , 草书如走 , 其于举趣盖有殊焉 。”从这段话中我们可知 , 楷书、行书、草书都来源于隶书 。草书和行书书写难度较大 , 只有真书(楷书)一撇一捺分明 , 字体整齐端正 , 所以老百姓都书写楷书 , 以至于成为我们现在书写的正体字 。
我国的汉字经历了甲骨文什么什么什么什么的演变过程 从甲骨文到现代汉字,中国文字经历了哪些演变过程图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