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王朝的忠臣有几位?康熙时期的大臣( 四 )


宗泽的逝世 , 又不能不使南宋抗金战局发生逆转 。在宋高宗和黄潜善、汪伯彦的昏暗政治下 , 南宋终于走向蹙地数千里 ,  自黄河退到大江的悲惨局面 。建炎三年(1129)、四年(1130) 间 , 金军渡江作战 , 既是其军事胜利的颠峰 , 却也走向了物极必反 。韩世忠指挥的黄天荡之战 ,  使金军受到挫折 , 岳飞又麾兵克复建康 , 将金军全部逐出江南 。但张浚不听曲端、吴玠等将的忠告 , 轻率地在富平举行大规模会战 , 又使宋朝丧失陕西的大片土地 。完颜昌(挞懒) 指挥的金军也尚有能力发动攻势 , 占领淮东 。
但到绍兴元年(1131)  , 张荣率抗金义军在缩头湖一战 , 赢得全胜 , 遂迫使金军退到淮水以北 。金军倾注全力攻打四川 ,  吴玠军在当年的和尚原之战和绍兴四年 (1134) 的仙人关之战 , 使金军蒙受自灭辽破宋以来的两次惨败 。岳飞麾兵收复襄汉六郡 , 两年后又再次北伐 。而金军在绍兴四年冬进犯淮南遭到失败 , 这一切则标志着金朝军威的进一步衰落 。

康熙王朝的忠臣有几位?康熙时期的大臣

文章插图
网络配图
宋高宗登基之后 , 就不断遣使 , 卑辞厚礼 , 一意求和 。但金朝最初一心想吞灭南宋 , 根本不肯承认南宋的重新立国 。直到建炎四年 , 才放还秦桧 , 施展“以和议佐攻战” (《大金国志校证》卷七) 的策略 。绍兴二年 , 又放还宋使 , 承认可以让南宋立国 。翌年 , 金朝第一次向南宋派遣和谈使节 。绍兴八年(1138)  , 双方初步达成和约 。但主战的完颜宗弼(兀术) 等人于次年发动政变 , 杀主和派 , 对宋重新开战 。
当时 , 金军的主力和基干是女真骑兵 , 最利于在秋冬季节纵横驰骋于平原地区 。和尚原和仙人关两战是山地战 , 金军尚可说有“以失地利而败”的因素 。然而到绍兴十年(1140)  , 刘锜军进行的顺昌之战 , 则开创了在平原地区大败金军的新纪录 。(《会编》二○二《汪若海札子》)
如果说顺昌之战尚有利用女真人不耐酷暑的天时而以逸待劳的因素 , 而岳家军大举北伐 , 又是在闰六月之后的七月 , 即在最利于女真骑兵发挥威力的天时和地利的条件下以少击众 , 先后在郾城和颍昌两次大战中 , 大破金军主力 , 并乘胜进军朱仙镇 , 再次破敌 。纵观北宋末到绍兴和议前的宋金战史 , 一个基本史实是宋军愈战愈强 , 而金军愈战愈弱 。
关于岳家军的战绩 , 确有史料方面的缺憾 , 今存的《金史》固然扬胜讳败 , 而宋方由秦桧主持修史 , 又力图堙没岳家军的军功 。尽管史料的残缺不全 , 但岳家军战绩的基本情况还是可以考证的 。例如面对岳家军的兵威 , 金军曾被迫放弃开封北遁 , 见于《鄂国金佗稡编》卷八《鄂王行实编年》所载 。《金史》卷七十七《宗弼传》说 , 在岳飞出兵后 , 完颜宗弼(兀术) 命孔彦舟占领开封 。按金朝早在绍兴十年五月十三日占领开封 , (《要录》卷一三五绍兴十年五月丙戌;《永乐大典》卷三五八六《毗陵集& middot;乞屯兵江州札子》 ,  中华书局1963 年影印本) 则《金史》所述 , 其实是岳飞在七月奉诏被迫班师后的重占 , 可与《鄂王行实编年》之说互相印证 。
为了寻求历史记录的公正和客观 , 我们姑且置岳珂的私家传记《鄂王行实编年》于不顾 , 而专引宋金双方的其他记载 。关于岳飞大举北伐时的军事形势 , 身居金朝的宋使洪皓说:“顺昌之败 , 岳帅之来 , 此间震恐 。”( 洪皓《鄱阳集拾遗·使金上母书》 , 清同治刻本) 直到岳飞身后二十年 , 金海陵王率军南侵 , “胡人自为'岳飞不死 , 大金灭矣' 之语”(薛季宣《浪语集》卷二十二《与汪参政明远论岳侯恩数》 ,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年影印四库全书本)。关于岳飞个人的军事才能 , 当岳飞入狱时 , 南剑州布衣范澄之上书救援说:“况胡虏未灭 , 飞之力尚能戡定 。”(岳珂著 , 王曾瑜校注《鄂国金佗续编》卷三十《南剑州布衣上皇帝书》 , 中华书局1989 年版 。以下征引 , 版本同此) 岳飞遇害后 , 金使刘祹讥刺宋人说:“江南忠臣善用兵者 , 止有岳飞 , 所至纪律甚严 , 秋毫无所犯 。所谓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 , 所以为我擒 。如飞者 , 无亦江南之范增乎!”( 陶宗仪《说郛》卷十八《坦斋笔衡》 ,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年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