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王朝的忠臣有几位?康熙时期的大臣( 二 )


近一千年间 ,  中国北方主要是女真和蒙古两个民族互为雄长 。女真族及其遗裔满族先后建立了金朝和清朝 。就治理中国而论 ,  清朝的得分应高于明朝 ,  而金朝的得分却无法高于宋朝 。不论得分高低 ,  也不论是何民族居统治地位 ,  我们对各个专制皇朝的倒行逆施当然无须予以掩饰 。

康熙王朝的忠臣有几位?康熙时期的大臣

文章插图
网络配图
就坏的方面说来 ,  金朝和清朝确有一些共同之处 。如进入中原之初的强烈破坏 ,  不同程度地强制推行奴隶制 ,  使社会倒退; 对汉人强行剃头辫发 ,  清朝有所谓“留头不留发 ,  留发不留头” ,  激化民族矛盾; 大规模地掠夺田地 ,  清朝谓之圈地; 金朝迁居中原的猛安谋克户 ,  也与清朝的八旗子弟经历过类似的腐化和衰败命运 ,  如此等等 。
但就立国势态而言 ,  金朝又显然不能与清朝同日而语 。宋金对立与明清对立在事实上也不可能如康熙所论可予以等量齐观 。
新兴的清朝尽管面对着衰败的明朝 ,  但事实上决非只依赖满族的力量即可吞灭 。清朝所以能够吞灭庞大的明朝 ,  得力于两项成功的政策 ,  一是满蒙联合 ,  二是巧妙地使用明朝的降将降兵 。明朝的致命伤之一 ,  则是被迫进行两线作战 ,  对外对付清军 ,  对内又须对付李自成和张献忠军 。
即使如此 ,  清朝对明战争也决不是像康熙所吹嘘的那样 ,  “战必胜 ,  克必取” 。例如袁崇焕就曾是清朝可怕的敌手 ,  却因崇祯的多疑和猜忌 ,  被清朝施用并不高明的反间计将袁崇焕置于死地 。袁崇焕无疑比岳飞死得更冤更惨 ,  直到清人公布真相前 ,  还一直被误认为是卖国贼 。清朝在统一内地后 ,  又能开疆拓土 ,  在相当程度上恢复并发展了昔日唐朝和元朝两大帝国的规模 ,  这是它对中华民族发展所做的主要贡献 。
金朝兴兵之初 ,  兵锋甚锐 ,  在跨两个年度其实大约仅一年的时间里就灭亡了北宋 ,  远比清朝灭明战争痛快 。但是 ,  金朝初期主要是皇族统兵 ,  辽宋的汉人降将既无高明的人才 ,  也未得到金廷的重用 ,  而特别是与蒙古一直处于敌对状态 。如果说南宋方面由于韩世忠、岳飞等军剿除了范汝为、李成、曹成、杨么等诸多反叛武装 ,  数年之间有了稳定的后方 ,  金朝事实上却陷于北有蒙古、南有宋朝的两线作战的窘境 。
在成吉思汗建国前的二百二三十年 , 蒙古就一直是辽金的西北主要边患 。元人修辽、宋、金三史 , 有一条重要原则 , 即凡是对蒙古不利或说坏话的记载 , 就一律予以删削或篡改 。现代史家的研究已经证明 , 与辽朝不时发生战争的阻卜即是蒙古 。
金朝吞灭辽朝后 , 就接收了蒙古的边患 。估计金朝官史中原先肯定有不少对鞑靼即蒙古的战争记录 , 但元人编修的《金史》中 , 虽已涂抹得相当干净 , 如今却仍有蛛丝马迹可寻 。
宋人的《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九十六载 , 金熙宗天会十三年 (1135) 冬 , “金主亶以蒙古叛 , 遣领三省事、宋国王宗磐提兵破之 。蒙古者 ,  在女真之东北 , 在唐为蒙兀部 。其人劲悍善战 。”此处说蒙古在“女真之东北” , 显然有误 。《大金国志校证》卷九同年亦载此事: 冬 , 皇伯领三省事、宋王宗磐提兵攻盲骨子 , 败之 。大金初起 , 常假兵于彼 。其后得国 , 不偿元约 , 故彼有怨言 。宗磐乘其不意而攻之 , 由是失盲骨子之附 , 而诸部族离心矣 。
据《三朝北盟会编》卷九十九《北记》载 , 金朝兴兵攻宋时 , 其军中确“有达靼家” , 可与《大金国志》之说印证 。
此外 , 今存金完颜希尹碑虽有残缺 , 也记载了“ 萌古斯扰边 , 王偕太师宗磐奉诏往征之” ,  “入朝奏捷” ,  “宗磐悉以所获□赏军士” , 完颜希尹(谷神) 与完颜宗磐(蒲鲁虎) 发生争执 。这当然是最原始的记载 。然而《金史》卷四《熙宗纪》只是记载当年十一月“以尚书令、宋国王宗磐为太师” , 并无攻蒙古的记录 , 同书卷七十三《希尹传》和卷七十六《宗磐传》也都不载攻萌古斯即蒙古事 , 无疑都是被元朝史官删削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