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敦颐简介及代表作品 周敦颐简介


周敦颐简介及代表作品 周敦颐简介

文章插图
周敦颐简介(周敦颐简介及代表作)
【周敦颐简介及代表作品 周敦颐简介】轮廓
周敦颐(1017-1073) , 道州楼田堡(今湖南道县信息资源网青塘镇楼田村)人 , 名濂溪 。北宋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教育家 , 著有《太极图说》、《舒同》、《胡艾莲说》等 。 , 是宋代儒家理学的创始人 , 其学术思想被称为“上承孔孟 , 下启朱” , 深深影响了中华文明几千年 。
胡湖南日报华声在线采访人员
三篇短文 , 寓意深刻 , 后人以之为家训 。
周敦颐于天禧元年(1017年)端午节 , 出生于永州道县城西6公里楼田村的一个书香世家 。周敦颐的父亲周福成中了进士后担任桂陵县令 , 不久便辞官归隐到楼田村 。周敦颐一直住在这里 , 直到十多岁父亲去世 。家乡和家庭给了周敦颐最初的精神滋养 。最终成为“上承孔孟 , 下启朱”的理学鼻祖 。
长沙儒生黄守玉新编《胡翔家道厚德传新》 , 收录了周敦颐的《胡艾莲说》、《养心亭记》、《拙赋》三篇短文 。“与其他先贤相比 , 周敦颐关于家庭教育的著述不多 。这三条并不是专门为家教而写的 , 但周的后人多以此三条为家训 。文章虽短而深刻 。”在黄守玉看来 , 周敦颐为官时所表现出来的精辟气节、文化自觉和人格魅力 , 已经超越了血缘认同和家训的常识 , 成为后人向往和追求的精神家园 。
说起周敦颐的导师 , 他绕不开叔叔郑翔的影响 。
周敦颐父亲去世后 , 母亲郑带着15岁的儿子来到汴京开封 , 投奔龙图阁大学士郑祥 。周敦颐受叔叔教育 , 受他人影响 , 家庭对他的影响最深刻 。郑祥是一个深受人民爱戴 , 文化修养很高的好官 。他很喜欢自己的侄子周敦颐 , 把他当成自己的儿子 , 给他改名换姓 , 督促他努力学习经学 , 为他包办婚姻 , 给周敦颐机会 , 封存了儿子的阴影 , 使他开始了仕途 , 直到去世前两年退隐庐山脚下 。几十年来 , 虽然主要是做地方官 , 但周敦颐和他叔叔一样 , 始终是清官的典范 。所到之处 , 他提倡学习 , 重视教育 , 深得人民爱戴 。
道德与模式:如何与上司和下属相处
一个人如何与上下级相处 , 可以体现一个人的操守和格局 , 也是培养家庭氛围的主基调 。周敦颐当官三十多年 , 没有一点世俗的官气 。他把权力看作是人们谋取利益、实现人生理想的工具 。
周敦颐在南安军部经理(相当于上级县的副县长)参军时 , 南安监狱的一个犯人冤死 , 但他的顶头上司王魁坚持要判这个犯人死刑 。说话轻描淡写的周敦颐据理力争 , 王魁根本不听 。周敦颐当即写了一份辞职报告 , 连同任命书和印章一起递交给王魁 , 并说:“好可敬!我不想为了取悦别人而杀人 。”王魁被吓倒 , 听从了周敦颐的建议 。后来 , 王魁非常信任周敦颐 , 向朝廷推荐 。周敦颐升任陈县县长 。
赵扁 , 与包拯同名 , 是周敦颐在贺州的顶头上司 。当时有人诬称周敦颐不诚实、捞功名等 。赵扁把周敦颐列为“小人” , 冷眼看着他 。周敦颐没有主动巴结别人缓和关系 , 也没有刻意为自己辩解改变看法 , 也没有追究那些指责他黑他的人 , 照常处理公务 。几年后 , 周敦颐和赵边在乾州再次相遇 , 成为工作伙伴 。通过朝夕相处 , 赵扁彻底改变了他对周敦颐的看法 , 成为了一个不离不弃的闺蜜 。不是没有羞耻心 , 他主动向朝廷推荐周敦颐 。
周敦颐被任命为广南东路的俘虏 , 处理了杜事件 。由于端砚的珍贵 , 其生产和销售获得了巨大的利润空 。当时端州周知杜梓垄断了整个砚石开采和砚石信息资源网络的生产销售 , 被称为“杜石湾” 。当地人对杜梓恨之入骨 。接到民众的投诉后 , 周敦颐乔装前往段曦调查 。得知情况属实 , 他请求朝廷下令 , 地方官员不仅不能参与开采端砚 , 而且自己也不能拿两块以上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