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里的樊哙是什么样的人 鸿门宴的主人公为什么是樊哙呢

相信许多人在阅读《史记》时,都会产生一个疑问:司马迁明明没有亲临历史现场,为什么能写出那么多精彩绝伦的细节?历史写作可以有的猜想与发挥吗?准确客观的记载和跌宕起伏的情节,是否可以两全?
其实,恰恰是在这样的张力中,我们能看到历史写作的可能性 。太史公告诉我们,历史不仅仅是故纸堆的学问,也需要实地采访,需要合理猜想,需要真实感受,真实与虚构的边界,并没有那么分明 。比如,那场惊心动魄的鸿门宴背后,便藏着历史隐秘的细节 。

鸿门宴里的樊哙是什么样的人 鸿门宴的主人公为什么是樊哙呢

文章插图
鸿门宴 郭德福绘
司马迁为什么能写出精彩细节?
《史记》中的鸿门宴故事,堪称国人熟知的千古名篇,其中的人物对话和现场细节,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司马迁显然没亲历过楚汉争雄的时期,鸿门宴的故事,对他来说,即便不算古代史,也算得上是近代史,但《史记》对此事的叙述,如同摄影机拍下的纪录片,拥有令人难以置信的“清晰度” 。既然司马迁没有亲临现场,司马迁为什么能写出如此生动的细节呢?这样“脑补”出来的记载,足够靠谱吗?
如果我们仅仅把它当成司马迁的“脑补”,从文学虚构的角度看《史记》里这类精彩的场景,恐怕有失偏颇 。司马迁对于历史的态度极其严谨,后世不清楚的细节,不意味着司马迁没看到相关史料 。更重要的是,司马迁还做了一件许多书斋史学家没有做的事情——采访,也就是记录口述历史 。
史料若只是孤证,显然无助于接近真相,只有多重史料的比对分析,才能更加科学 。司马迁写《史记》,并不只是从古籍中寻找史料,还会亲自到历史故事的发生地,采访当地的百姓,从民间寻找历史的踪迹 。实地考察的好处,是能让史学家掌握最鲜活的史料,而且可以根据自己探访的成果,与史书上的记载作比对,进而考据得出最有可能是事实的信息 。
史学家李开元在《论〈史记〉叙事中的口述传承——司马迁与樊他广和杨敞》一文中,就提到司马迁是通过樊哙后代樊他广的讲述,了解到了鸿门宴的故事细节,并将其写入《史记》 。也正是因此,在这次流传千古的宴席上,本应是配角的樊哙表现极为亮眼,他说的话,竟然比宴席的主角刘邦、项羽还要多!
问题的关键就在此处 。当后世读者并不清楚历史现场的细节时,只能通过史书中的描写,来推测当时的情形 。而史书和小说一样,只要有人物和事件,必然带有自己的叙事视角 。绝大多数史书的视角,都是全景式的,但在《史记》中,在一些浓墨重彩的篇章里,确实能看到类似个人视角的细节,鸿门宴便是典型代表 。
樊他广向司马迁讲述家族昔日的辉煌,诉说樊哙在鸿门宴上的功绩,虽然有可能添油加醋,但仍然为后世提供了难得的历史细节 。通过这些隐秘的细节,我们才有可能发掘被遮蔽的故事,为探寻历史真相找到新的出路 。
樊哙是鸿门宴的真主角
众所周知,鸿门宴是刘邦命运的转折点,而细读文本不难发现,这更是樊哙在历史长河中最重要的一次亮相 。
鸿门宴里的樊哙是什么样的人 鸿门宴的主人公为什么是樊哙呢

文章插图
樊哙
宴席刚开始时,樊哙没有入席的资格,只能在军门外等候 。樊哙登场,是因为酒宴上出现了“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情况,在危急关头,张良偷偷溜了出来,请樊哙赶紧出手保护刘邦的生命安全 。樊哙是刘邦的同乡旧部,早年是屠狗之人,但在刘邦军中立下了诸多奇功,很多次攻城都能捷足先登,在勇武和忠诚上,都被刘邦高度信任 。因此,把帮助刘邦解除困境的关键任务,交给樊哙来做,也算合情合理 。
接下来便是鸿门宴的转折点:樊哙闯进来,要保护主公刘邦 。樊哙为武将,按照一般逻辑,武将救主公,应该是凭借武力,而这个故事中,樊哙却是以智谋挽救刘邦于水火之中,甚至有点抢了张良的风头 。彪形大汉樊哙刚一进来,还未说话,就吸引了项羽的注意,说道:“壮士,赐之卮酒 。”樊哙十分豪爽,也不推辞,接过酒杯,便一饮而尽 。接下来,项羽赐给他的猪腿肉,他也用剑切开,大口大口地吃起来 。司马迁对这一细节的描述,到了“动作分解”的地步:“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 。”这就像一部电影,在呈现主角心理变化时,要通过光影的变化,来展现人物表情和动作的细微变化 。
接下来,樊哙说出一段经典的豪言壮语:“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 。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