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为人处世之道?弟子规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_1

《弟子规》曰:弟子规 , 圣人训 。首孝弟 , 次谨信 。泛爱众 , 而亲仁 。有余力 , 则学文 。这句话是《弟子规》的总纲领 , 只要我们认真地去学习、去领悟 , 就会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 , 明白为人处世的原则 , 在生活工作中判断自己的行为准则 , 也能及时纠正自己错误的言行 , 《弟子规》教会我们哪些做人的道理呢?

弟子规为人处世之道?弟子规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_1

文章插图
首孝弟
“首孝弟”告诫我们要孝顺父母、兄弟姐妹友爱礼让 。当父母呼唤自己时 , 我们要及时应答父母 , 不要故意拖延 。当父母交代自己做事时 , 我们应该立刻主动去做 , 不要故意推辞 。当父母教诲我们时 , 我们态度应该恭敬 , 仔细聆听父母的话语 。当父母批评我们时 , 我们的态度要恭顺 , 不要当面顶撞 。而“弟”告诫我们对待兄弟姐妹有爱礼让 , 兄弟姐妹要相处和睦 , 父母也自然欢喜家庭和睦 。
弟子规为人处世之道?弟子规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_1

文章插图
次谨信
“次谨信”告诫我们生活有目标、行为懂规矩 。人生要有目标 , 生活要有信念 。没有目标的人生 , 就会陷入迷茫和困惑 , “信”让自己对生活有了目标 。“谨”告诫我们的行为要谨慎、懂规矩 , 对待生活和工作 , 不要随意放松 , 要有忧患意识 。因此 , “谨”的基础和“信”的目标 , 这是我们成功的基础 , 也是我们成长的方向 。
弟子规为人处世之道?弟子规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_1

文章插图
泛爱众
“泛爱众”就是讲平等、要博爱 , 何为博爱精神?博爱是一种大爱精神 , 不仅心中有家人和朋友 , 也要有陌生人 。当他人有困难时 , 你伸手帮助他人 , 你也能从中得到快乐 。古人云:博爱之谓仁 。古人将“博爱”称为“仁” , 而实现“仁”就是“义” , 沿着“仁义”前进就是“道” , 所以“仁”就是人与人之间关爱的纽带 , 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基 。
弟子规为人处世之道?弟子规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_1

文章插图
而亲仁
“而亲仁”告诉我们要亲近品德高尚、才德兼备的贤者 , 并向贤者学习 , 不断提高自己 。在《弟子规》中提到:能亲仁 , 无限好 , 德日进 , 过日少 。说明能够亲近品行高尚之人 , 对自身有很大的益处 , 自身的道德品行也日月累积 , 自身的过错也在慢慢改正 。我们在求学和工作中 , 要明白“读万卷书 , 行万里路 , 阅人无数 , 不如明师指路” 。所以 , 学会择友 , 仁爱无敌 。
弟子规为人处世之道?弟子规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_1

文章插图
余力学文
我们纵有知识 , 也只是增长自身华而不实的习气 , 变成一个不切实际的人 。因此 , 在学完自己的功课后 , 我们还有余力 , 就要多阅读 。而读书的方法有三到:眼到、口到、心到 , 三者缺一不可 。因此 , 学问要专一 , 用功要加紧 , 不懂要请教 , 学习要端正 , 遇到学习上的挫折 , 不要自暴自弃 。
弟子规为人处世之道?弟子规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_1

文章插图
【弟子规为人处世之道?弟子规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_1】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