弭兵之会意义?弭兵会盟残局( 二 )


弭兵之会意义?弭兵会盟残局

文章插图
彼时忠君观念的影响不大,齐景公之所以认定南蒯为“叛”,是针对南蒯背叛了他的上一级的主人卿大夫季氏而言的 。因为费邑人心都向着季氏,因此,齐景公作了顺水人情,让司徒老祁、虑癸来归还费邑,让鲍文子来移交费邑 。
第三起阳虎之乱 。定公九年夏天,鲁国叛乱的家臣阳虎叛乱失败后逃到齐国,阳虎请求齐景公出兵攻打鲁国 。齐景公听从大夫鲍文子的建议,考虑到鲁国“上下犹和,众庶犹睦”,未答应阳虎的请求 。
对于阳虎的人品,鲍文子认为“夫阳虎有宠于季氏,而将杀季孙,以不利鲁国,而求容焉 。亲富不仁,君焉用之?君富于季氏,而大于鲁国,兹阳虎所欲倾覆也 。鲁免其疾,而君又收之,无乃害乎?”同样的齐国人认为阳虎不“忠”,所以没有任用阳虎 。
第四起侯犯之乱,侯犯占据郈邑叛乱后,有意向将成邑送给齐国,作为齐国逼迫鲁国的一个军事基地,同时换取齐国的封地 。齐国的官员来视察郈邑,驷赤使人在郈邑奔走说:“齐国的军队来了” 。邑人很害怕,逼走了侯犯 。驷赤借口留在郈邑,接纳了鲁国人 。鉴于郈邑在鲁国人手中,齐国人归还了鲁国人的地图户籍等资料 。
第五起公山不狃与叔孙辄之乱,季氏想要堕费邑 。费邑的控制者公山不狃与叔孙辄率领费人攻打鲁国国都,在季氏之宫,费人被打败,公山不与叔孙辄逃奔往齐国 。费邑的地望为山东省临沂地区费县,靠近齐国,所以出奔比较方便 。
第六起公孙宿之乱,公孙宿于鲁哀公十五年,以成邑逃入齐国 。鲁国攻之不下,最后通过外交途径,齐国的执政者陈恒子考虑到陈氏弑杀了齐简公,因此需要一个和平的邦交环境,因此主动将鲁国的成邑归还给了鲁国 。
弭兵之会意义?弭兵会盟残局

文章插图
二、夹谷之会——齐鲁盟好
夹谷之会的背景 。晋国在诸侯中的地位衰落,定公九年秋齐国甚至攻打了晋国,鲁国也因此与齐国讲和 。定公十年,齐鲁两国在夹谷相会 。夹谷之会的经过 。关于此次会盟,《左传》、《谷梁传》、《齐太公世家》均有记载 。
《左传》所记会盟的经过是比较接近史实的,因此笔者的分析主要基于《左传》 。定公十年春,齐鲁两国已经和好,史载:“十年春,及齐平” 。在盟会之前,犁弥认为孔子作为鲁定公的相礼知礼而无勇,齐国可以用劫持鲁定公,如此,“必得志焉” 。由此可以推见,齐国国内对这场盟会有着明确的目的 。
时值齐景公在位,上文中讲到齐景公有代晋称霸的志向 。齐国希望这场盟会能够让鲁国归服自己,但却想要用劫持鲁昭公的办法,也说明了春秋末期霸主政治的衰落,相比于春秋前期和中期,霸主的号召力已经下降,甚至想以诡诈的方法来定下盟约 。
齐国指使莱人使用兵器来劫持鲁定公实现自己的既定目标,却遇到了孔子的阻挠,第一,孔子以“非齐君所以命诸侯也”来说服齐景公,可见得鲁国其实是认可齐国大国的地位,也认为齐国有能力来统领诸侯,但是认为如果齐国用劫持鲁君这样的手段来要挟鲁国的话,只会对齐国的声誉带来不利影响 。
第二,孔子讲:“裔不谋夏,夷不乱华”,是对齐国使用莱夷来干涉诸夏事务的邦交词 。春秋时期,霸主往往有着“攘夷”的义务,鲁国以“严夷夏”来说服齐景公,也是鲁国在提醒想当霸主的齐景公要注意霸主自身的声誉 。
由于鲁国出兵保护,再加上孔子严正的说辞,齐景公让莱人退去 。接下来的结盟礼仪上,齐国人在载书上加上了“齐师出竟而不以甲车三百乘从我者,有如此盟!”意即让鲁国屈从于齐国 。
弭兵之会意义?弭兵会盟残局

文章插图
鲁国也为了争取自己的利益,立即加上了“而不反我汶阳之田,亦如之” 。事后,齐国归还了鲁国的土地 。齐国所归还鲁国到底是不是夹谷之会盟誓中的汶阳之田,还是除了归还汶阳之田外还归还了鲁国其它的土地?
定公九年,“齐侯致、媚、杏于卫”,二十一年之后,子贡提到了这段历史,对土地转让的细节说得比较详细:“(齐国)因与卫地,自济以西,禚、媚、杏以南,书社五百” 。齐人送给卫国的三邑的土地属于济西之田的一部分 。齐国所归鲁国的郓、欢、龟阴之田应该属于汶水之阳土地的一部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