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为什么不答应李自成的要求?崇祯与李自成的谈判_1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崇祯皇帝的故事 。
公元1628年,初登大宝的崇祯皇帝,带着新君的意气风发,开始对弊政丛生的明王朝进行根本性的整饬 。崇祯皇帝的第一项变革,正是对当时的驿站进行精简化,以此节省出大部分开支,专门用于加强辽东地区的防御 。
山海关是京津一代的门户,后金军不断骚扰的铁骑,曾经是明王朝的心腹大患,然而崇祯皇帝如何也不会想到,正是自己意图抵御后金军的这一做法,居然令明王朝迎来了真正的大敌——农民起义军 。
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早年正是驿站中的驿卒,而精简驿站的政策,恰恰令其失去了维持生活的主要来源,一气之下,李自成加入了农民军的行列,将脑袋绑在裤腰带上,实施覆明之举 。
公元1644年,李自成率大军攻克宁武关,又连下居庸关、昌平等地,进击明王朝京师腹地 。一路之上,农民军高唱凯歌,所到之处望风披靡,明军各路军事统帅,皆不敢阻挡其兵锋,甚至有些人纷纷投效于李自成帐下,紫禁城开始变得岌岌可危 。同年3月17日,李自成率大军进高碑店、西直门,以大炮轰开紫禁城外城各城门,开始了对紫禁城内城的铁壁合围 。
毫无疑问,此时只要李自成大手一挥,如狼似虎的农民军们,会迅速进入紫禁城内城,继而活捉崇祯皇帝 。可是这位农民军领袖的做法,却令人有些意外,他并没有急着攻破紫禁城内城,反而派出了一位名为杜勋的叛变太监,前往紫禁城内与崇祯皇帝进行"秘密和谈" 。
二、重兵围城之下,崇祯皇帝被迫选择了一条毁灭之路
【崇祯为什么不答应李自成的要求?崇祯与李自成的谈判_1】"李自成对彰义门设坐,晋王、代王左右席地坐 。太监杜勋侍其下,呼"城上人莫射,我杜勋也,可缒下一人以语" 。守者曰: "留一人下为质,请公上 。"勋曰: "我杜勋无所畏,何质为?"提督太监王承恩缒之上,同入见大内,盛称贼势众,皇上可自为计 。守陵太监申芝秀自昌平降贼,亦缒上入见 。备述贼犯上不道语,请逊位,上怒叱之 。诸内臣请留勋,勋曰: "有秦、晋二王为质,不反则二王不免矣!"乃纵之出,仍缒下 。"——《小腼纪年附考·卷四》
从以上古籍文字中可知,李自成所派使者杜勋,的确带着使命前往宫内,并在双方许可下,顺利进入紫禁城之内 。杜勋此行究竟对崇祯皇帝提出了哪些条件?我们继续考证《小腼纪年附考·卷四》中的记载,其内曰:"闯人马强众,议割西北一带分国王并犒赏百万,退守河南……闯既受封,愿为朝廷内遏群寇,尤能以劲兵助剿辽藩 。但不奉诏与觐耳" 。此文翻译过来大意为,如今起义军兵强马壮,请求皇帝陛下割让西北一带的领土封李自成为"西北王",并且补发犒赏军士银两一百万 。只要皇帝能够答应这些条件,李自成便会为朝廷分忧,将国内各股起义军依次平灭,尤为重要的是,农民军甚至还能前往辽东,帮助剿灭后金军 。
不得不说,对于如今已经陷入重重包围的崇祯皇帝而言,李自成的"秘密和约",无疑是自己唯一活下去的希望,更是保全大明江山的最后办法 。可是崇祯皇帝并未对此诱人条件动心,反而坚决的拒绝了李自成,致使和谈彻底破裂 。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李自成遭到拒绝后,迅速指挥大军攻入城中,崇祯皇帝被迫于煤山自缢身亡,大明王朝也宣告彻底倾覆 。

崇祯为什么不答应李自成的要求?崇祯与李自成的谈判_1

文章插图
三、崇祯皇帝的"愚蠢"选择,背后竟然存在着许多隐秘
一直以来,后世读者都对崇祯皇帝的选择感到质疑与遗憾 。如果从现代人的角度来看,抛开所谓的"气节"不谈,如果崇祯皇帝能够"开窍",答应李自成的"秘密和约",起码能在短时间内令朝廷有喘息之机 。加之李自成义军虽然声势浩大,却并未对明军形成绝对性的压倒,因此来说,崇祯皇帝完全可以在此处忍气吞声,将李自成打发出去 。一旦李自成退兵,则大明必有苟延残喘之机,如果李自成前往山海关剿杀后金军,对崇祯皇帝来说,则更是"一石二鸟" 。可是问题出现了,崇祯皇帝缘何坐失良机?最终将自己陷入死局?想要了解这些问题,我们还是要谈谈崇祯皇帝所面临的窘境 。
(1)君臣之间的微妙关系,是导致谈判破裂的导火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