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恭仁皇后和孝懿仁皇后?孝恭仁皇后的三个女儿

孝恭仁皇后乌雅氏,为康熙朝妃嫔,生于顺治十七年,也就是公元1660年 。她是皇四子也就是后来的雍正帝的生母,护军参领、加封一等公威武之女,为满洲正黄旗人 。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孝恭仁皇后和孝懿仁皇后?孝恭仁皇后的三个女儿

文章插图
顺治十七年(1660年)三月十九日出生 。
康熙十四年(1675年)正月,经一年一度的内务府选拔入宫,时为宫女,年16岁 。
康熙十七年(1678年)十月三十日,生皇四子胤禛(即雍正帝),时年19岁 。
康熙十八年(1679年)十月十三日,封为德嫔,时年20岁 。
康熙十九年(1680年)二月初五,生皇六子胤祚,时年21岁 。
康熙二十年(1681年)十二月二十日,与惠嫔、宜嫔、荣嫔三位一同晋升妃位,册封为德妃,时年22岁 。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六月初一,生皇七女 。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九月二十二日,生皇九女(固伦温宪公主)(五公主) 。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闰四月二十四日,生皇十二女(七公主) 。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正月初九,生皇十四子恂勤郡王胤禵 。
【孝恭仁皇后和孝懿仁皇后?孝恭仁皇后的三个女儿】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康熙帝驾崩,雍正帝即位,尊为皇太后,拟上徽号曰仁寿皇太后,时年63岁 。
雍正元年(1723年)五月二十二日皇太后病重,雍正帝亲至永和宫,昼夜侍奉汤药 。
雍正元年五月二十三日(1723年6月25日)丑刻(深夜一点至三点)皇太后崩,终年64岁 。
雍正元年九月初一日,葬孝恭仁皇后于景陵 。
乾隆、嘉庆累加谥,最终谥号为:孝恭宣惠温肃定裕慈纯钦穆赞天承圣仁皇后 。
孝恭仁皇后,乌雅氏,生于顺治十七年(1660年),满洲正黄旗人,为护军参领、加封一等公威武女 。初入宫侍康熙帝,于康熙十七年(1678年)十月三十日生皇四子胤禛,即雍正帝 。十八年十月十三日册为德嫔,时年二十岁 。十九年生皇六子胤祚 。二十年十二月二十日封为德妃 。二十一年六月生皇七女;二十二年生皇九女,即固伦温宪公主;二十五年生皇十二女;二十七年生皇十四子恂郡王胤禵 。
雍正元年(1723年)五月二十二日六十三高龄的乌雅氏病,雍正本为乌雅氏拟定徽号为仁寿皇太后,同时还打算请她从原本居住的永和宫,迁住至专供太后养老的宁寿宫,但等不及恭上徽号,乌雅氏即于雍正元年五月二十三日丑刻崩逝于永和宫,享寿六十四岁 。
后来,皇后梓宫奉安于宁寿宫,雍正帝于苍震门内设倚庐缟素居丧 。倚庐为古代遭丧者所居,倚木为庐,于中门外东墙下起庐,先将一根木头放在离墙五尺的地上,上立五根橡木斜倚在东墙,以草苫盖之,南北两出口也以草帘屏之,向北开口,里外不涂抹灰泥,即草棚 。雍正帝时年四十五岁,每日赴母后梓宫前上食品三次,哀号不止,群臣莫不感泣 。皇太后死于康熙帝大丧期内,五月二十六日恭移皇太后梓宫,安奉在寿皇殿 。
孝恭仁皇后和孝懿仁皇后?孝恭仁皇后的三个女儿

文章插图
六月二十日,总理大臣等官会议,恭请四后同祔圣祖庙,尊谥并加“仁”字 。雍正帝谕旨:“朕惟母后升祔太庙,大典攸关,欲伸臣子之孝恩,必准前代之成宪,务得情理允协,乃可昭示万年 。”诸王大臣等引据宋朝太宗、真宗四后祔庙之礼,雍正帝以此为例,谕旨:“恭惟孝诚仁皇后元配,宸极,孝昭仁皇后、孝懿仁皇后继位中宫 。孝恭仁皇后诞育朕躬,母仪天下 。按先儒耐庙之仪:一元后、一继立、一本生,以次并列 。今母后升祔位次,当首奉孝诚仁皇后,次奉孝昭仁皇后,次奉孝懿仁皇后,次奉孝恭仁皇后 。如此庶于古礼符合,而朕心亦安矣 。”同年八月加谥号“孝恭宣惠温肃定裕赞天承圣仁皇后”,九月初一日合葬清景陵,升祔太庙 。
雍正四年(1726年)五月,当时逄皇太后的三周忌辰,雍正欲要亲往祭陵 。王大臣等,以圣躬素畏炎暑,万几已极劳苦,又触热往返五六百里,洵非所宜,且二麦登场,一路夫役祗候,不免耽误农功,合词恳请停止 。雍正勉从所请,因此命皇四子(乾隆)弘历前往代为行礼 。
乾隆元年三月加谥“慈纯” 。
嘉庆四年五月加谥“钦穆” 。最终谥号为:孝恭宣惠温肃定裕慈纯钦穆赞天承圣仁皇后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