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赵匡胤烛光斧影?赵匡胤烛光斧影

【宋太祖赵匡胤烛光斧影?赵匡胤烛光斧影】战争是流血的政治,而政治则是不流血的战争 。
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时宋太祖赵匡胤龙潜;值周世宗病死,子柴宗训即位,年方七岁,主少国疑 。公元960年,时任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的赵匡胤统率诸军北上御敌,行至陈桥,赵匡义和赵普等密谋策划,发动兵变,黄袍加身,拥立赵匡胤为皇帝,史称“陈桥兵变” 。
将士们兵不血刃就控制了后周的都城开封 。这场兵变,没有血流成河,哀鸿遍野,更没有狼烟遮天,兵连祸结,后代评价这场兵变“兵不血刃,市不易肆”,创造了“不流血而建立一个王朝的奇迹”,这次兵变之所以能顺利进行,很大一部分取决于当权者的远见卓识 。兵变之后,赵匡胤率军回师开封,迫使周恭帝禅位,夺下后周政权,改封恭帝柴宗训为郑王 。以宋为国号,定都开封,结束了五代十国的黑暗混乱,这就是大宋皇朝三百多年的统治的开端 。

宋太祖赵匡胤烛光斧影?赵匡胤烛光斧影

文章插图
网络配图
赵匡胤只做了十六年皇帝,于公元976年11月14日在深宫之内暴毙 。二十四史中的《宋史》中没有太多关于他死亡的明确记载,《宋史·太祖本纪》中的相关记载只有简单的两句话:“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 。”“受命杜太后,传位太宗 。”
史称“烛影斧声”,即指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光义践祚的谜案 。因为宋太祖赵匡胤在去世之后,皇位并没有按照惯例传给儿子,而是传给了弟弟 。
现代一名为“天涯在小楼”的倡导汉服运动人士在2006年曾写过一首诗,名为《为汉服的浅吟低唱》 。说到宋朝的时候,他说“可是后来换了帝王,他用一杯酒捧起了文人,摒弃了武将 。他的子孙最终躲进了人间天堂,把大片的土地拱手相让 。然而在寒冷的北方,正有一支军队征战沙场,敌人都说,有岳家军在,我们打不了胜仗 。”诗中“一杯酒捧起了文人,摒弃了武将”的皇帝是宋太祖赵匡胤,可是后来“躲进人间天堂的皇帝”,从历史上严格的“皇位世袭”角度上来讲,他们并不算是宋太祖正统的继承者 。
这一切都还要从“烛影斧声”开始说起 。“斧”有通“父”,“父”指生父或义父,引申指“一家之长” 。“斤”本义指“砍伐工具”,转义指刑具 。在原始的父系家长制度中,“父”与“斤”联合起来表示“家长的生产工具和治家的刑具” 。到了专制统治时期,“斧”便作为了祭祀的礼器,是帝王权力的象征,有两句描述春秋战国时期的“斧”:“王权衰落,诸侯称霸 。执斧钺而有争雄之志,掌宝玺即有问鼎之心 。”其中“斧”作为地位的象征,重要性不言而喻,“烛影斧声”便具有了隐喻的意义,而关于这次国祚事件,后人也是争议不断 。
北宋初期文莹和尚《湘山野录》记载:“上御太清阁四望气 。…俄而阴霾四起,天气陡变,雪雹骤降,移仗下阁 。急传宫钥开端门,召开封王(即太宗也) 。延入大寝,酌酒对饮 。宦官、宫妾悉屏之 。但遥见烛影下,太宗时或避席,有不可胜之状 。饮讫,禁漏三鼓,殿雪已数寸,帝引柱斧戳雪,顾太宗曰:‘好做,好做!’遂解带就寝,鼻息如雷霆 。是夕,太宗留宿禁内,将五鼓,伺庐者寂无所闻,帝已崩矣 。太宗受遗诏于柩前即位 。”文莹和尚对于这个事件的描述言辞闪烁,追随之人不在少数,执反对意见的也大有人在 。这一段记载的开始,文莹和尚是想宣扬太宗得位的神秘性,但一不小心,把太宗上位的可疑性给暴露了出来 。身体健康的太祖次日凌晨突然驾崩,而且身边只有御弟一人 。人们无法不怀疑太宗继位的合理性及合法性 。
宋太祖赵匡胤烛光斧影?赵匡胤烛光斧影

文章插图
网络配图
于是,赵光义弑兄登基的传闻,从这时起,便开始被后世史家、文人论证了 。
太祖去世几十年后,史学大家司马光撰写了《涑水纪闻》的书,在书中为太宗辩解“太祖驾崩,已是四鼓时分,宋皇后派内侍王继恩召次子、秦王赵德芳入宫,安排后事 。王继恩却召开封府尹、晋王赵光义,当时赵光义亲信程德玄也在府外等候 。赵光义闻后大惊,说‘吾当与家人议之 。’王继恩劝他赶快行动,赵光义便与王继恩、程德玄三人雪地步行进宫,径自进入太祖寝殿 。宋皇后问:‘德芳来耶?’王继恩答:‘晋王至矣 。’宋皇后知事有变,哭对赵光义:‘吾母子之命,皆托于官家 。’光义答以:‘共保富贵,勿忧也!’”得出结论,太祖死时,太宗不在寝殿,故不可能弑兄 。太宗弑兄的可能性被排除,但即便如此,太宗夺位之嫌并不能抹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