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聚变|从月薪5000到年薪1.2亿美元?假的!博士电视求职被拒并没有翻身

核聚变|从月薪5000到年薪1.2亿美元?假的!博士电视求职被拒并没有翻身

文章图片

核聚变|从月薪5000到年薪1.2亿美元?假的!博士电视求职被拒并没有翻身

文章图片

核聚变|从月薪5000到年薪1.2亿美元?假的!博士电视求职被拒并没有翻身

文章图片



【核聚变|从月薪5000到年薪1.2亿美元?假的!博士电视求职被拒并没有翻身】今天看到一条消息 , 一位香港中文大学物理材料专业的博士刘本良 , 4年前在《非你莫属》求职 , 月薪要求5000元 , 结果被评委团拒绝和各种讽刺 , 后到美国研发冷核聚变 , 现在年薪高达1.2亿美元 。
你是不是已经彻底惊呆了?惊呆了就对了 , 因为这不折不扣是个假消息 , 澎湃新闻记者已联系到刘本良博士本人 , 他表示仍在北京苦苦挣扎 , 靠积蓄研究真空正负能量分离技术 。
这里我们就不说刘本良博士的薪酬了 , 他研究的冷核聚变和真空正负能量分离技术究竟是什么 , 真的能为他带来高薪吗?

冷核聚变所谓冷核聚变 , 就是在常温常压下发生聚变反应 , 和高温高压的“热”核聚变相对应 。
热核聚变实际我们一抬头就能看到 , 那就是在太阳的核心 , 每时每刻都在把氢原子核聚变成氦原子核 , 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 但这种反应是在太阳核心1500万度的高温和引力束缚带来的巨大高压下进行的 , 因而称为热核聚变 。
冷核聚变在1920年就被两位奥地利科学家自称做到了 , 他们发现当氢在室温下被钯吸收时 , 会通过核催化将氢转化为氦 , 但后来他们撤回了报告 , 称氦气实际是来自空气背景;1927年一位瑞典科学家也声称做到了并申请专利 , 但因无法解释物理过程被驳回 。
最著名的冷核聚变实验出现在1989年 , 两位美国科学家马丁·弗莱施曼和斯坦利·庞斯使用小型电解装置 , 用钯电极进行重水电解实验 , 声称发现了反常放热现象 , 由于其数量级无法用化学反应解释 , 因而唯一的可能就是核反应 。

由于人们对能源危机记忆犹新 , 这一论文迅速引发巨大的舆论关注 , 许多科学家开始重复实验 , 但大都无法复现实验结果 , 少数所谓“成功”的也撤回了主张 , 到当年底的时候 , 绝大多数科学家就意识到他们根本没有检测到所谓的核反应副产物 , 清洁能源的梦想就此破灭 , 而冷核聚变也从此被认为是病态科学 , 不为主流科学研究所认可 。
但仍有人认为冷核聚变可能存在 。 2008年 , 一位日本科学家宣称完成了一次冷核聚变实验 , 2011年 , 一位意大利科学家也声称引发了冷核聚变反应 , 但都未能得到科学界普遍承认 。 2019年 , 谷歌也资助了一项冷核聚变研究 , 但未能重复1989年两位科学家的实验结果 。 由于冷核聚变一词的负面性 , 一些边缘科学群体将其改名为低能量核反应或凝聚态核科学 , 继续进行相关研究 。
所以冷核聚变目前在科学上被归为假说 , 能实现的几率很渺茫 , 如果刘博士真能在这方面有所建树 , 1.2亿美元的年薪显然是太少了 , 这是比人造太阳还要牛逼的贡献 。

真空正负能量分离技术如果人造太阳是比现有任何能源技术牛逼10000倍的技术 , 冷核聚变就是牛逼100万倍的技术 , 而真空正负能量分离 , 那就是牛逼10000的100万次方倍的技术 , 因为这就是凭空产生能量 , 和宇宙大爆炸有得一比 。
这个所谓的概念可能来自真空零点能 , 是指即使在完全没有任何物质的真空中 , 也存在着基态的能量 , 这是物理系统固有的最低能量 , 无法从系统中移除 。
最先提出真空零点能的是马克斯·普朗克 , 他在1900年给出了能量辐射子的公式 , 后来爱因斯坦也想出了一个方法来证实零点能的存在 , 并发表了论文 , 但很快就撤回了 , 因为他发现普朗克的理论不适合他的案例 。 1925年 , 海森堡用不确定原理证明量子力学不能没有零点能 。

1948年 , 荷兰物理学家亨得里克·卡西米尔著名的卡西米尔效应证明 , 真空零点能是确实存在的 , 它可以用两块挨得很近的金属板来测得 。
目前对真空能量的解释是 , 真空并不是空的 , 而是时刻都在发生量子涨落 , 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是 , 你看一张纸是平坦的 , 但放大后你就会发现 , 它其实是凹凸不平的 , 凹的地方就是落 , 凸的地方就是涨 。
霍金通过黑洞视界上的黑体辐射 , 对真空能量做了很形象的阐释 , 他认为真空中的量子涨落会生成许多粒子-虚粒子对 , 不断地产生和湮灭 , 宏观上并没有质量产生 。 但在黑洞强大引力的作用下 , 一些粒子可能来不及湮灭就落进了黑洞 , 另一个粒子就会被提升为实粒子 , 溢出黑洞视界 , 这种辐射就被称为霍金辐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