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00后北漂走红:人在互联网大厂 小目标是30岁前存100万

2022届秋招结束时,22岁的唐一航手握5个大厂offer,有北京的,也有上海的,也有深圳的 。问起薪资,他说这是大厂高压线,但自评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 
几乎没有犹豫,他选择了位于北京西二旗的一家互联网大厂,正式成为一名00后北漂,住在距离公司步行10分钟的小区,房租4000 。
对于唐一航来说,目前的收获可说早有伏笔 。四年前,他从四川江油考入上海大学,甫一入学就把精力投入了各种社会实践:25个社团、10份实习、两次创业经历 。等毕业季来临时,他已经把自己锤炼成了“社会人”,深谙职场之道 。
从小镇做题家到上海大学,再到北京某大厂产品经理,他展现出了超越同龄人的清醒与笃定:他太早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一直在围绕目标努力 。 
目标是30岁前存够100万
我的工作日时间表一般是这样的:早上9点多起床,步行10分钟去公司吃早餐,10点开始一天的工作,晚上10点半下班,到家通常是11点,洗漱好躺在床上,可能已经12点了 。脑子装的事情一多,偶尔会失眠到凌晨2、3点 。
中午有一个小时的午休时间,但我没有午睡习惯 。这段时间,我会找个密闭的空间,看书或看新闻,只要与工作无关的事情都行 。工作量很饱和,一天下来,经常觉得自己被榨干,基本没有摸鱼的时间 。 
我是通过2022届秋招进入这家大厂的 。那会儿我手里拿了5个大厂offer,还有一些别的面试机会 。这5家大厂里,现在这家给我开出的薪水并不是最高的,BAT中的某一家更高 。但我在现在的厂里实习过,更认同这里的氛围和企业文化,所以还是选了这家 。
我目前的收入,在同龄人中,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大学时跟我玩得好的同学里,有去VC的,去投行的,有去国内外知名院校读研的,有收入比我高的,有拥有更多发展可能性的 。这些同侪压力,我还在慢慢消化,躲不掉的,也许要消化一辈子 。
除了跟同龄人比,我有时也会看一些大佬在我这个年龄段做了什么 。比如字节跳动的张一鸣、美团的王兴,他们在我这个年纪,已经展露出了商业天赋 。他们现在已经非常成功了,而10年之后我会怎样呢?我很害怕自己变得平庸 。 
别误会,我不是要像那些大佬一样,一定要挣几个亿上百亿 。我对财富挺向往,现在也是在为了钱天天卖命嘛,但我的财富观也就是小富即安那种,比如,我会想什么时候赚到第一个100万,什么时候赚到第一个1000万 。原本,我计划在25岁前攒够100万,后来改成了30岁之前 。现在,我觉得要实现这个目标靠的是开源,先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慢慢增加收入 。
粉丝1.1万,但不想做快餐式网红
几个星期前,leader跟我说:希望你一直保持好奇心 。他可能只是随口一说,但我就会很紧张,下意识地想:我的好奇心变少了吗?作为产品经理,好奇心非常重要 。我一直是个危机感很强的人 。
在小红书开号当职场博主,可能也是因为,危机感会让我去探索更多可能性 。2021年6月开始,我将自己面试大厂的经历发出来分享,反响最热烈的时候,粉丝量一天涨了5000多,大大超出了我的预期 。哈,那会还真的想过,我是不是要红了 。
我现在有1.1万粉丝,还接到过腾讯的一笔1000元的投放,价格就是粉丝数乘以0.1 。不过也就那一次,第二单至今没开张 。有粉丝说我长得像“何同学”(笑),我现在还没他那么厉害 。
我觉得,起码要有10万以上的粉丝,才能算是网红吧 。我肯定还不算 。我以前以为做网红很容易,但做了小红书博主以后就不这么想了 。一将功成万骨枯,成功的脚下踩的都是炮灰,像我这种一直红不起来的人,才是大多数 。 
我想红,但不想一夜爆红,而且很多网红生命周期很短 。我更佩服的是像王石那样的企业家,有持久的影响力,也能利用影响力调动各种资源去完成自己的目标 。
我现在更新很慢,也没什么涨粉焦虑,更没想过靠做号赚钱 。我觉得粉丝们也不会在乎我更不更新 。他们会关注,会点赞,甚至会骂,但他们其实不关心我 。每个人都只关注自己 。
做自媒体号,只是我人生道路上的一次新的体验 。从上大学开始,我就体验过很多种工作:金融——销售——市场——产品经理——运营,最后才确定了做产品经理这条路 。 
我给自己的职业规划是,在未来3~5年,成为一名资深产品经理,至少能够独立负责一条业务线,甚至成为一个团队的小领导 。从经济上衡量的话,就是让自己能不为生计发愁,或者说,有一笔能保障5年不工作的存款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