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宇宙的尽头,考教师编( 二 )


就在她为业绩深感焦虑的时候 , 一场严冬正悄然逼近课外辅导行业 。 从去年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提出的“加强中小学生校外补习规范化管理” , 到今年发改委强调的“不能让良心的行业变为逐利的产业” , 针对校外培训机构的政策突然收紧 , 随之 , 辅导机构关门、裁员的消息纷至沓来 。

“说到底是私企 , 不是很有保障 , 就怕面对中年危机 , 所以还是想进入体制内 , 不用在意行业的起伏” , 杨嘉表示 。 像她一样的名校毕业生通常能够轻松地在辅导机构获得工作 , 他们往往因为入编失败、或被高薪吸引踏入这个行业 , 但几乎都无法长久坚持下去 。 最初和她一样去做课外辅导的几位大学同班同学 , 目前均已经离职 。
她也毅然辞去了工作 , 18年毕业的杨嘉重新报考了一所师范院校 , 今年下半年 , 她将重新回到校园 , 当一名师范专业的研究生 。

日剧《逃避虽可耻但有用》剧照
上岸之路
在银行工作的玛丽也想当老师 , 从华东师范大学法学专业后 , 她就回到了老家嘉兴 。
在周围人眼中 , 银行管培生是不错的职业 , 但玛丽认为这份工作时间长、压力大 , 她最想进法院当公务员 , 但无奈每年的录用名额只有一个 , 而她的分数“一直差那么一点点” 。

日剧《无法成为野兽的我们》剧照
比起公务员 , 当地教师的缺口就大得多 , “上岸”也相对轻松 。 在生活节奏较为舒缓的老家 , 想成为老师的年轻人不占少数 , 玛丽的一位朋友形容 , 当老师“性价比高”——待遇还行、休息时间固定、接触的人事物单纯 。
一天 , 她看到一位大学同学在朋友圈晒自己的教师资格合格证 , 一个念头瞬间冒出来:她也不是师范专业的 , 为什么我就不能考呢?
玛丽报考的科目是小学数学 , 笔试准备了一周 , 面试准备了一晚 , 一切都出乎意料地顺利 。 目前 , 她已经拿到了教师资格的合格证书 , 只差一步现场认定就能换取教师资格证 , 她想着 , 等明年学校陆续开始招聘 , 自己就去试试看 。
几位采访对象均表示 , 考取教师资格证并不难 , 真正有难度的是教师编 。 在教育资源优越一线城市 , 教师编的竞争往往更为激烈 。
一年两度的校园招聘是应届生上岸教师编的最好时机 , 不只是学生 , 全国各大中小学也在此时摩拳擦掌 , 希望招募到最优秀的人才 。
深圳通常是那个先发制人的城市 , 九月刚过 , 华师大校园里就声势浩大地摆起深圳教师的招聘摊位 。 从全国范围来说 , 深圳地区对新教师的福利也最为优渥 , “给我们同学承诺30万(年薪) , 还提供酒店式教师公寓” , 历史系的应届生孟溪表示 。

深圳龙华区在北京的校招考点
作为一座仍在不断扩张的城市 , 深圳近年来新建了不少学校 , 教师需求量大 。 孟溪所在的院系共有六十位硕士毕业生 , 其中近二十人都去了深圳当老师 。
然而 , 需求大并不等于不挑剔 , 学校做宣讲时 , 总是对谁都热情欢迎 , 但面对到个人 , 校长们又不免严苛起来 。
方怡也参加了深圳的学校在北京组织的校招 。 面试地点在一家酒店 , 试讲时 , 校长评价她语气语态都不错 , 但不知道为什么 , 她没有出现在第二轮面试的名单里 。
接下来 , 她又参加了北京、广州、上海等地的教师招聘 。 机会看似很多 , 但到了现场才发现想当老师的人更多 , 站在队伍里与旁人闲聊 , 是最能感受到压力的时刻 , 北京高校济济 , 她的竞争者总是不乏清北人大的学生 。

图源:深圳中学官网
“北师大跟北大、清华、人大比起来还是差一截” , 方怡说 , “所以我觉得他们对我们的兴趣也不是特别强烈 。 ”
有时还会出现当天求职者“全军覆没”的情况 , 她甚至一度怀疑:“很多学校有一种养鱼的态度……他们根本不想从你们这批人当中挑出一个人来 。 ”
在郑州 , 小雨第一次参加教师校招时 , 被要求展开五分钟的自我介绍 , 同组的人都侃侃而谈 , 而她事先没有做好准备 , 大约说了半分钟就愣在了当场 。
场面一度十分尴尬 , 她深受打击 , 草草退场 , 从此躲开了所有的秋招 , 直到第二年才鼓起勇气参加招聘 。

日剧《逃避虽可耻但有用》剧照
几乎所有的上岸之路都少不了一番苦痛挣扎 , 随着越来越多非师范生涌入教师行业 , 普通师范生需要面临来自更多人的竞争 。 一位与小雨同为英语师范专业的网友发帖称:“考教师编屡战屡败……当年为啥非要报师范学校 , 还不如去个双一流理工学校读个英语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