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力︱寻墓“桐城三祖” 桐城派三祖( 二 )
庙街的一个景点 。
方以智故居的情况
两天后,我去参观桐城文庙 。一位带过我的退休教师告诉我,文庙虽然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捣毁了,但整体情况保存得很好,里面有方苞的牌位 。既然我不确定方以智故居和方苞故居是不是同一个地方,那么去文庙找方苞的牌位,也算是我对这篇文章的纪念吧 。
来到文庙门口,看到了新旧信息资源网 。门楼上的孔庙牌匾斑驳,充满古意 。无意中注意到牌匾的题字居然是赵朴初 。这样,这是一件近在咫尺的事情 。大门两侧有桐城文庙文物保护的牌子 。在大门,首先是星门,然后是池畔和小桥,然后大厅是大成殿 。里面中间是孔子,左边是曾子和孟子,右边是晏子和子思子,两边是钟繇、尚波、有若和斋藤优子,每边六个,但是我找不到我要找的蓓蕾 。定睛一看,又是一排门窗紧闭的房间,门口立着“桐城派研究会”的简单牌子 。原来著名的桐城派在当今现实中就是这样的存在 。由于方苞是桐城派的创始人,现在我找到了这个学派的研究所,可以间接找到这篇文章的遗迹 。
文同寺国兴门
文庙桐城派研究会
刘大奎
刘大奎墓位于安徽省枞阳县金舍乡向荣村云峰队信息资源网 。参观方以智墓,然后让司机送我去云峰车队 。进入向荣村地界后,看到远处路边有一座高高的纪念碑 。我马上让司机停下来,因为我想这很可能就是我要找的刘大奎的墓 。
仔细看,这个碑是新刻的,但相当精美 。碑上碑文刻有圣旨二字,碑的两侧还印有浮雕 。但是,仔细看墓碑上的字迹,并不是我要找的刘大奎 。这多少有些让我怅然若失,但碑文上有“胡菊树”的名字,两边的对联上刻着“魂飞上天,山上芳草香” 。我直觉觉得他应该是个藏书家 。这样的人只有葬在山上,才能由书香转化为香 。
墓碑上辨认出“海峰先生”的字样,而署名是“姚耐”
就在我准备离开的时候,一转身,看到旁边有一个写满字的石雕 。这个石雕很有趣 。原来是安徽省文物局给一个叫胡德奎的人的回复,文中说胡德奎建议修复枞阳县梅子岭牌坊 。在石头上刻一个字母,然后站在山野的房间里,这是前所未有的 。仔细看了这篇文章,还是不明白为什么要用这种奇怪的方式回复,为什么要把这封寄回给私人的信显示在公室空 。
到了云峰队,我问刘大奎的墓在哪里 。村民马上指着池塘边的一栋房子说房子后面就是 。顺着这个人指出的路线,我绕过池塘,看到房子对面有一座小山,房子后面有一个楼梯 。沿着这条路,你可以在不远处的信息资源网看到一座坟墓,碑文写着“公刘海峰先生” 。终于找到了合适的地方 。碑文上写着“愚侄姚鼐” 。好像刘大奎的碑也是姚鼐写的 。这里的土堆很小 。它只是用碎石压制成半圆弧形,墓顶是水泥做的 。司机站在旁边说,应该是后来装修的 。我称赞他聪明 。只跟我跑了一天,他居然学会了如何看待新旧 。
刘大奎的墓被碎石折成半圆形 。
拍完刘大奎的墓,我沿着原来的石阶下山,来到池塘边的房子 。不经意间注意到这个房子的后墙正对着刘大奎墓的方向,挂着一面巨大的镜子 。看来家里也是受了风水师的指点 。既然如此,为什么要在古墓前盖房子呢?我只能胡乱推断:刘大奎的墓已经消失了一段时间,这家人选择了此地风水好的地方,在这里盖了房子 。多年后,刘大奎的墓被翻修,而这个墓就在他家的正后方,这让屋主很不高兴,就挂了这么大一面镜子与之抗衡 。
我沿着池塘边往外走的时候,旁边的村民问我:“你们是要拆房子吗?”他们似乎也知道这个问题,但至少名山上的刘大奎已经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所以不太可能会动墓 。唯一的办法就是等相关部门把这个房子拆了 。可惜我不能为村民解决这么重大的问题,只能笑着告诉他们,我只是来祭奠这位曾经的圣贤,房子的拆迁只能由当地解决 。
刘大奎墓山下的房屋
【韦力︱寻墓“桐城三祖” 桐城派三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