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冬至的起源和习俗吗? 冬至的由来和习俗是什么?( 二 )


你知道冬至的起源和习俗吗? 冬至的由来和习俗是什么?

文章插图


关于冬至吃饺子还有一个传说,相传盘古开天辟地时有一位人首蛇身的女人叫做女娲 。当时天地间好像就她一个人,可能也是因为无聊,他就开端用黄泥来捏小人,捏好一个蹦蹦跳跳的跑了,又捏好一个,又跑了,女娲一看,这挺好玩的,于是没日没夜的捏,很快就捏出了很多的小人陪自己玩耍,女娲很愉快 。
可是到了冬天女娲发明这些人的耳朵总是被冻坏、冻掉,于是她就在小人的耳朵上挖了个孔,用绳子穿过小孔,一头打结扎住,另一头则让小人咬住,这样才使得以后小人的耳朵再也没有被冻掉的现象产生,慢慢的也就演化成了冬至吃饺子的习俗了 。
冬至吃馄饨
冬至吃馄饨是北京的习俗,老北京有句谚语叫“冬至馄饨夏至面”,据说这个习俗来源于汉朝 。相传在汉朝时代,北方的匈奴经常滋扰边境,搞得百姓不得安定,当时的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非常凶残,百姓对他们恨之入骨 。于是就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的音,这就是馄饨的由来 。
恨而食之,并以此来祈求平息战乱,百姓能够过上平稳太平的日子,因为最早制成馄饨的日子恰巧是冬至,所以冬至吃馄饨也就成了当地习俗了 。
你知道冬至的起源和习俗吗? 冬至的由来和习俗是什么?

文章插图


还有一种说法是冬至这一天,京师的各大道观都会举办隆重的法会,道士唪经、上表来庆祝元始天尊的生日 。道教以为元始天尊象征着混沌未分、道气未显的第一大世纪,又有传说元始天尊乃是上古天神盘古转世,所以民间有吃馄饨的习俗 。而《燕京岁时记》说:“夫馄饨之形有如鸡卵,颇似天地混沌之象,故于冬至日食之 。馄饨取的是“混沌”的谐音,并将其引申为打破混沌,开拓天地之意 。
冬至吃狗肉
冬至吃狗肉的习俗据说来源于汉朝初期,话说冬至这天,汉高祖刘氓...额,刘邦闲着没事就跑到老部下樊哙家里去蹭吃蹭喝了 。恰巧樊哙这天也不知道在哪偷来了一只狗,正炖着呢,一看皇帝来了,躲是来不及了,只好请刘邦一起吃了 。
刘邦也不客气,抓起一条狗腿就吃,别说,味道真好,简直鲜美无比,让刘邦是赞不绝口,因此在北方一些处所也传播下了冬至吃狗肉的习俗 。也有说是当时刘邦吃的是羊肉,因此北方一些地域也有冬至喝羊肉汤的习俗 。但不管是狗肉还是羊肉,都有很好的滋补功用 。
其实我这个人也爱好吃狗肉,真的是非常好吃 。同时我也爱好养狗,尤其是大型犬,因此我对那些偷狗的贼也是很愤恨,额...这段是不是有些抵触了?
冬至吃汤圆
身为河南人,在我的印象中似乎只有正月十五元宵节才会吃汤圆,不过我从小到大都没吃过,不知道为什么,就是不爱好吃 。
你知道冬至的起源和习俗吗? 冬至的由来和习俗是什么?

文章插图


而在明、清时代吃汤圆的习俗已经形成了,据史料记录,“冬至,粉糯米为丸,名‘汤圆’” 。做好汤圆后要先祀神祭祖,然后全家一起吃汤圆,叫做“添岁”,寓意又长了一岁,所以,冬至吃汤圆的习俗古来有之,而在江南一带更为风行 。汤圆也成了江南冬至必备的食品,“圆”寓意着团圆、美满,在民间就有“吃了汤圆大资源网一岁”的说法 。
冬至吃汤圆又叫做“冬至团”,可以用来祭祖,赠送亲朋好友,老上海人最讲求吃汤团,其象征着家庭协调、吉祥 。
冬至吃赤豆糯米饭
这也是江南的习俗,在江南水乡就有全家一起吃赤豆(红豆)糯米饭的习俗 。
你知道冬至的起源和习俗吗? 冬至的由来和习俗是什么?

文章插图


传说共工氏曾涌现过一个不肖子,此人作恶多端,逝世于冬至这一天,逝世后又变成了疫鬼为祸民间 。但是疫鬼却最畏惧赤豆,于是百姓们就在冬至这一天吃赤豆饭来驱避疫鬼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