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翡翠如何成为宫廷宠儿?

翡翠|翡翠如何成为宫廷宠儿?

文章图片

翡翠|翡翠如何成为宫廷宠儿?

文章图片

翡翠|翡翠如何成为宫廷宠儿?

文章图片

翡翠|翡翠如何成为宫廷宠儿?

文章图片

翡翠|翡翠如何成为宫廷宠儿?

翡翠进入清代宫廷的时间不晚于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 , 而已发现的带有制造年款的翡翠作品最早为乾隆时期的器物 。

兽面夔纹帝王图——陈设用品

清代宫廷翡翠陈设品的设计与玉陈设品的设计目的、设计过程大致相同 , 受宫廷绘画的影响很大 , 甚至有很多宫廷画家直接参与 , 因此作品有较高的艺术水平 , 这一点在玉质图画作品、人物与动物作品以及常用的装饰图案上表现得尤其明显 , 例如在翠山子、翠插屏上 , 作品构图有主题 , 布局的层次、人物及景物的表现皆具绘画风格 。 动物作品的制作造型准确 , 由此可以看出作者的写生功底 。 清宫翡翠器中还有一些仿古作品 , 器皿多仿青铜器 , 如翠觚、翠炉一类 , 纹饰有兽面纹、蕉叶纹、夔龙纹等 。 这种仿古器多创作于清中期 。

翠花鸟花插 清 高25cm 口径5.9×8cm翠呈青绿色 , 局部有深绿及黄褐色 。 花插较高 , 呈树桩形 , 主杆粗大 , 内可插物 。 花插的外壁 镂雕牡丹花枝 , 枝上立着禽鸟 。 下配以镂空雕花红木座 。
花插属陈设用品 , 内可插物 。 明代玉器中已有花插 , 多呈筒状 。 清代的玉花插样式较多 , 其中树桩形花插较为典型 。 这件花插所用翠料有较高的透明度 , 局部绿色深重 , 属高档材料 , 是清代宫廷的重要陈设器 。

翠夔耳兽面纹炉 清 通高10.3cm 口径9.2cm翠色青白 , 局部绿色 。 炉为圆形 , 壁较直 , 腹部饰凸起的兽面纹 。 炉身两侧有对称的夔式耳 , 夔形较扁 , 兽头 , 细身 。 炉盖较高 , 花蕾式钮 , 盖面饰兽面纹 。 炉下三矮足 。
古代玉炉多为烧香而做 , 现存最早的玉炉为宋元时代的作品 。 明代玉炉开始增多 , 多无盖 , 实用性较强 。 清代宫廷制造的玉炉是从明代玉炉演变而来同时又仿古彝器 , 增加了装饰效果 , 多用于陈设 。

翠太平有象磬 清 高25.5cm 宽26.5cm 厚1.4cm翠质优良 , 局部色较深 。 作品呈片状 , 依形琢线 , 呈大象形状 。 其中一面全身雕云纹 , 中部开光篆书“太平有象”四字 。 磬架为紫檀木质 , 透雕花叶纹 。
作品为平面的大象图案 , 含太平有象之意 , 表示天下太平 。 “天下太平”一词见于《汉书·王莽传·上》:“天下太平 , 五谷成熟”这是古代人们所追求的理想的社会状态 。

举目琳琅入眼来——日用器具

在清宫的翡翠日用品中 , 餐具占有重要位置 , 主要有杯、盘、碗、盒等 。 由于日用器具的器形较大 , 因而高翠作品较少 。 这些作品胎体薄而均匀 , 器表平整光滑 , 较少起伏 , 表面抛光较好 , 表现出翠料的质感 。

翡翠乾隆款龙纹杯盘 清 杯高5cm 口径7cm 盘径18.5cm翠呈青绿色 , 局部绿色较深 , 呈丝絮状 , 杯和盘上又有暗红色 , 其中可能带有人工染色 。 杯为圆形 , 平口沿 , 口微敞 , 两侧各有一龙形杯耳 。 杯身两面各饰一阴线刻龙纹 , 杯下有圆形座 , 上琢俯仰菊瓣纹 。 杯配托盘 , 八瓣形 , 盘底中部阴刻“乾隆年制”篆书双行款 。
此种托杯器 , 宋、明之时已流行 , 样式颇多 , 清代的作品更为精致 , 乾隆朝所制玉、翠托杯为托杯中之珍品 。 清代 , 内地与中亚地区文化交流密切 , 工艺品制造中出现模仿中亚风格的作品 。 当时流行的西番莲图案即是传统的缠枝莲图案与中亚图案相结合的产物 。 这件作品中的缠枝莲纹莲瓣卷曲 , 莲叶多歧 , 是清代西番莲图案中的一种 。

翠桃式洗 清 高:3.8cm 口径:24.8cm翠呈浅绿色 , 局部色较重 。 作品似盘 , 较浅 , 桃实形 。 洗底浮雕桃枝两杈 , 一杈伸于洗底为足 , 其上有双桃并桃花 , 另一杈延伸至洗口一侧为柄 。
洗为文房用具 , 可用以洗笔 。 玉洗可能产生于秦汉之际 , 从考古发掘可以看到 , 汉代玉文具开始增多 , 目前所知最早的玉笔洗为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汉代作品 。 这件翠洗所用材料珍贵 , 既可使用又可作为陈设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