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在晚清的地位,曾国藩是晚清名臣吗-

何桂清的死,首先是他自己刚愎骄横,结果不争气的弃城而逃 。其次才是他与皇权还有曾国藩派系的矛盾,导致他背后的支持者奕訢等没法施救挽回 。
除了与曾国藩六年之久的争斗,何桂清之死,其实还和他站在皇权的冲突有关 。

曾国藩在晚清的地位,曾国藩是晚清名臣吗-

文章插图
他与咸丰皇帝在对西方列强的态度上有着很大的区别 。例如在对外贸易问题上的不同观点是他们思想分歧的一个重要体现 。咸丰继承了乃父的衣钵,强烈反对扩大对外贸易,多次命令江浙闽粤等东南沿海地区的官员,这种做法在一定时期内具有抵御西方列强经济侵略的功能,但其本质是为了维护封建经济的稳定 。而西方列强提出“修约”问题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扩大向中国的商品输出,何桂清就与咸丰的想法不同,他认为维持和发展对外贸易是镇压农民起义筹款的重要组成部分,1853年太平军占领南京后,一方面,清朝地方财政收入锐减,镇压农民起义的军费开支急剧增加,另一方面,由于清政府已无力要支付各地的军费,就必须命令“把省里的钱和粮,当作省里的军需” 。这种左右为难的局面迫使桂青决定关税,当他被调任两江总督并从上海海关获得稳定的海关收入时,他自豪地说:“前奏关税 、各捐共得四百万,现在已有四百五十万,江南军响已得十分之九 。”由于经费问题基本解决,1857年冬,清军攻占了镇江——太平军东部门户的战略要地 。何桂清受到大清朝廷的赞扬,并加恩赏加太子少保衔,此后,他将保护中国对外贸易视为一项不可动摇的原则,也将成为未来加深与咸丰皇帝矛盾的重要因素,而何保护中国对外贸易的目的也并非发展中国的经济和对外交流,主要是为了提供镇压农民起义的财政支出,维护清朝地方统治的稳定,顺带保证自己的地位和加官进爵 。但是,一直以来,咸丰皇帝无论何事都不愿求助洋人 , 唯恐列强借端要挟 , 得陇望蜀 , 何桂清对此颇不以为然 。咸丰想用封建的传统方式镇压大规模农民起义,用闭关自守方式御西方列强于国门之外,达到封建经济和政治的稳定 ; 何桂清想用向西方列强妥协,甚至不惜出卖国家利益来集中力量镇压农民起义的方式挽救清廷统治危机 。以清廷当时的腐败程度和虚弱实力,咸丰的想法已成为不可能,沛何桂清的想法则具有可能性,但它必然是以向列强出卖国家利益为先决条件的 。随着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 , 何桂清与咸丰在对外政策上的分歧日益暴露 , 开始公开化 。
曾国藩在晚清的地位,曾国藩是晚清名臣吗-

文章插图
1860年5月6日,太平军击破江南大营,19日攻克丹阳,直下常州 。何桂清惊慌失措,常州地主士绅跪留何桂清守城 , 何命亲兵开枪轰击 , 地主士绅死伤十余人 。5月23日,因江苏巡抚徐有壬“闭城不纳“,何桂清只得仓皇逃窜到上海 。6月2日,太平军陷苏州,巡抚徐有 壬跳水自尽前“参奏督臣弃城逃窜一疏,得达圣聪, 系出毗陵周强甫之手 。语甚激切 , 朝廷震怒, 着即革职拿问” 。桂清统领十万清军竟弃城潜逃,导致常州、常熟、苏州皆失守,咸丰下诏革职逮捕 。
曾国藩在晚清的地位,曾国藩是晚清名臣吗-

文章插图
【曾国藩在晚清的地位,曾国藩是晚清名臣吗-】李鸿章就任江苏巡抚后 , 立即逮捕何桂清, 解送北京 。刑部本“拟斩立决”,然而清廷出面 , 借口“一品大员, 川刑宜慎 ” , 准允“ 各陈所见 ” 。当权派奕訢等有意搭救何桂清 。但经过大学士六部九卿翰詹科道 会议, 对刑部的判决也无疑义 。最后,慈禧与奕訢之间也存在着利益冲突,从两年后奕訢就被猜忌革除议政王 。所以奕訢所保的何桂清自然也不能入了老佛爷的法眼 。
多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