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同教材案败诉原告发声-同性恋属性心理障碍

2016年女同性恋西西偶然得知暨南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导》课本中将同性恋归为性心理障碍,以为它是“性爱方面的一种杂乱或性爱对象的倒错”,自此西西便开端了长达3年的打官司之旅,2号西西终于收到判决书,西西败诉了,恐同教材案败诉原告西西发声将持续上诉 。与此同时大家对同性恋属性心理障碍也开端了热火朝天的争辩,那么同性恋属于心理障碍疾病吗?同性恋真的是心理有病吗?下面就跟资源网小编一起来懂得一下吧!
 

恐同教材案败诉原告发声-同性恋属性心理障碍

文章插图
 
同性恋属性心理障碍?
 
20岁的大学生西西或许在做一件可能“徒劳”的事 。她要起诉暨南大学出版社及出售平台,在教材中将同性恋归为“性心理障碍” 。
 
这是国内首例“恐同”教材产品德量纠纷案 。在2017年7月立案后三次延期,2020年7月28日,在江苏宿迁法院开庭 。
 
西西曾无数次想象在庭上陈说的场景,却因为疫情关系,无法亲自到庭 。代理律师代她加入了庭审,而被告及辩解律师均未到场 。
 
三年的期待中,西西数度迷茫,也曾自我疑惑,但还是磕磕绊绊地保持了下来,因为 “总有一些转变默默产生” 。
 
西西记得在一堂社工课上,老师提问:一位母亲发明儿子是同性恋后向社工求助,社工该如何处置?很多同窗以为,应当把儿子送去治疗或接收心理咨询 。
 
西西觉得震惊 。2014年,中国首例“同性恋改正治疗”案胜诉,给同性恋实行电击“治疗”的心理机构被判公开报歉和赔偿,判决书上写明“同性恋并非精力疾病”,不少媒体对此做了报道 。
 
事实上,早在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大会就通过了《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以下简称“ICD-10”),将同性恋从精力病名册中删除 。
 
而2001年的《中国精力障碍分类与诊断尺度(第三版)》(以下简称“CCMD-3”)中,同性恋作为整体概念已不属于性指向障碍,这被视为同性恋在中国去病理化的主要标记 。
 
不过,由于CCMD-3保存了“自我不协调型”同性恋,即同性恋因性取向发生焦虑、抑郁、心坎苦楚的情况下,才被视为性心理障碍,一些精力科医生、心理专家甚至官方机构据此将同性恋视为精力障碍 。
 

恐同教材案败诉原告发声-同性恋属性心理障碍

文章插图
 
同性恋不是一种病更不是障碍
 
怎么能因为同性恋群体少于异性恋群体,不符合“传宗接代”的家本位 传统,就说是障碍呢?
 
同性恋,不须要接收心理干涉,不须要心理治疗 。这是2001年《中国精力障碍分类诊断尺度》中早就认证的事实 。
 
有名性学者、社会学家李银河说,英国有一个关于形象的调查,显示人口中有4%的同性恋,4%的双性恋,以及1%的未分化 。
 
也就是说,异性恋在世界上占绝大多数,而同性恋、双性恋的人数,是可以估算出来的 。
 
还有极少数人不知道自己的性取向,这类人占1%,他们要等到遇见适合的人,才知道自己真正爱好男还是女 。
 
性取向是天生的,只是每个人开端认识自己的年纪不同罢了 。
 
“同性恋毁灭社会”的声音,真的可以消逝了 。
 

恐同教材案败诉原告发声-同性恋属性心理障碍

文章插图
 
第一个实现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国度
 
荷兰,在同性恋平权范畴始终走在最前面 。2001年4月1日,荷兰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实现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国度 。就在当天,首都阿姆斯特丹的市长为四对同性格侣主持了全球首个法律承认的同性婚礼 。截止2019年,全世界已经资源网有36个国度或地域实现了同性婚姻合法化 。
 
同性恋群体在荷兰的平权活动,早于上世纪60年代就已有相当范围 。到了90年代末,同性婚姻活动更是实现历史突破 。1998年1月1日,荷兰《家庭伴侣法》正式生效 。在这部法案中,“伴侣”概念既包含“异性伴侣”,也包含“同性伴侣” 。
 
对于异性伴侣来说,这部法案为那些不想结婚但又想在一起的男女供给了法律保障,所以也被视为“同居法” 。对于同性伴侣来说,他们只要登记,就和婚姻中的夫妻双方一样,在退休金、社会保障和继承等方面享有同样权力,唯一差别是同性伴侣无权收养子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