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度嫌疑人 豆瓣,第三度嫌疑人影评-( 二 )
可见,老法官对30年前自己为三隅减刑,导致他再度杀人的判决一直有在反省,他已经不再相信三隅这个人,也大概知晓了三隅借制度之力,随意更改供词、愚弄律师的把戏,在他的心中,是把三隅归类到了“人性本恶”的那个范畴里的 。
文章插图
可以说,影片进行到这一阶段,对社会体制的怀疑,对社会进步的担忧,对越来越专业化但也越来越趋向片面化的职业分工的思考已经到达了一个比较深刻地层面 。但导演并没有就此收手,而是将观众们再度引领进另一个他想要反讽的社会现象,即:
二、社会发展到当今阶段,每个人都习惯从服饰、工作、背景等,一分钟就论断了一个人,从而忘记尊重人性的复杂性,对彼此越来越不了解 。引发这层思考的节点,是在重盛律师得知受害人性侵自己女儿咲江时 。
电影鲨觉得,是枝裕和在这里为观众设下了一个陷阱,特意将观众带到一个“原来嫌犯是为了主持公道,帮助女生杀害恶人”的假想中 。于是,果真有一些人开始拿《嫌疑人X之献身》中的石神和三隅放在一起比较,一些诸如“人性的光辉”这样的词也开始被运用到了三隅身上 。
对,你们见到的都是事实,三隅在案件最后阶段彻底翻供说自己根本没去到河边杀人,的确避免了可怜的咲江再次陷入痛苦的回忆,他也终由于“丝毫没有认罪的正确态度”被判处了死刑 。但仅凭这最后的善举,三隅就能被断定是好人了吗?
你不要忘记,律师在私底下曾问过咲江,和三隅有没有发生过关系,发生了几次,时间地点都在哪里,这分明暗示着三隅杀人不存在高尚的理由,一个在肉体交易下达成的杀人协议,你们仍觉得散发着人性光辉?
同样不能忘记的,还有狱中三隅和重盛的那段对话:
重盛:“你否认罪行的理由,我一直想到现在,如果否认杀人,她,咲江就不用说那些痛苦的证词了......我这么想的......你是这样思考的,故意否认的......”
三隅:“您是想到了这一点,才同意帮我翻供的吗?”
重盛:“嗯,不对吗?”
三隅:“不过,不错的故事呢,那真实不错的故事!......我以前一直想要是没有生下来该多好 。”
重盛:“为什么?”
三隅:“我会伤害别人,只要我存在就会伤害周围的人 。如果刚刚您说的是真的,即使是这样的我,也能帮到了别人 。”
重盛:“即使......是杀人?”
三隅:“前提是,如果是真的 。”
所以,电影鲨觉得,是枝裕和导演想要阐明的观点是:三隅是个极其复杂的人物,他是个身上存满了谜题的人,重盛因为想知道他是不是杀人犯而被他愚弄,银幕前的我们也一样 。但就是这样复杂多变的三隅,才是最接近生命本质的那个“人” 。
这样的“人”,不可以美化、丑化、单一化,不能够一分钟就被推理论断 。当你尝试理解他,唯一的途径就是撇下所有的制式、套路,你要能够体验他人生里的快乐和悲伤,经历他的成长和堕落,只有如此,你才有可能去接近那一瞬间的“真实” 。
文章插图
如果你能和电影鲨一样抓住本片重点,不被那些所谓“第三次杀人还是第三度嫌疑人”“十字架、金丝雀、盲人摸象”等隐喻混淆视听,在影片结束时,你一定会问自己这样的一个问题:
被制度机器渐渐磨灭掉人性的零件——重盛朋章,
在制度机器控制下圆滑地保留住了个性的——三隅高司
我会是哪一个?
现实太无趣
电影有意思
请关注头条号“电影鲨”
文章插图
《第三度嫌疑人》,讲述了一起杀人案的审判过程 。
案件,并不复杂,甚至可以说过于简单 。
影片一开始,是枝裕和就为我们展示了杀人的全过程:案发当晚,嫌疑人三隅尾随食品厂厂长来到河边,并用利斧袭击了被害人的后脑,随后焚尸灭迹 。
按理说,随后的审判过程也应该毫无悬念,可是,当律师重盛和嫌疑人三隅多次会面,每次会面三隅都会推翻之前的供词 。
这部电影,开始看像一杯清水,但是越看越浑浊 。
关于影片后来的发展,真相也出现了三种可能 。是枝裕和告诉我们:真相逐渐丢失 。
这样的“悬疑”呈现方式观众接受不了,这也是《第三度嫌疑人》一度被人诟病的原因 。
推荐阅读
- 最强大脑水哥第几季参加的,最强大脑水哥是哪一季哪一期-
- 熊青春第几集离开郑秋冬,猎场大结局熊青春为什么离开郑秋冬-
- 第一弹APP负责人被批捕-第一弹APP是干什么的
- 第一弹APP负责人被批捕-第一弹最近怎么了,为什么加载不出来
- 麦迪|天赋出众的球星麦迪,为何当时仅仅是第九顺位?在他前面的都是谁
- 第一弹APP负责人被批捕-第一弹APP非法获利3418万余元
- 泡好的腐竹放在第二天吃可以吗,泡好的腐竹怎么保存第二天再吃-
- 孟美岐和火箭少女谁关系最好,孟美岐火箭少女第几名-
- 庆余年第二季能拍完吗,《庆余年》第二季开拍了吗--
- 第五人格杰克公主抱动作什么时候才能出现,第五人格杰克公主抱动作怎么获得公主抱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