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半有哪些传统风俗-七月半有什么风俗

信任大家对七月半这个节日都多多少少有些懂得 , 七月半是民间的鬼节 , 也是一个祭祖的节日 , 所以七月半的传统风气还是蛮多的 , 那么七月半有哪些传统风气?七月半有什么风气?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懂得一下吧 。
 

七月半有哪些传统风俗-七月半有什么风俗

文章插图
 
1、“普渡”风气 。在施孤鄱阳地域每年农历七月十五 , 有一种称为“普渡”的风气运动 。施孤的日期不限于这一天 , 七月十五前后甚至七月内都可以资源网 。普渡 , 即普渡众生 , 也叫“施孤” 。施孤 , 即施舍食物给孤魂饿鬼 , 也有施舍于孤寡之意 。施孤也叫祭孤 , 是指人间把祭品施舍给阴间的孤魂饿鬼 。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 , 在旧社会鄱阳城乡广泛大办施孤 。、
 
2、七月初接祖 , 七月半送祖习俗 。送祖时 , 纸钱冥财烧得很多 , 以便“祖先享用” 。同时 , 在写有享用人姓名的纸封中装入钱纸 , 祭祀时焚烧 , 称“烧包” 。年内过世者烧新包 , 多大操大办 , 过世一年以上者烧老包 。无论贫富都要备下酒菜、纸钱祭奠亡人 , 以示对逝世去的先人的思念 。
 
3、鬼节放河灯
 
虽然鬼节一词很吓人 , 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讲 , 鬼节只是个与先人团聚的日子 , 因此也是值得庆祝的 , 因此在以前就会张灯结彩 , 甚至还会在河流放置一些河灯 , 究竟以前的人们以为 , 人为阳 , 鬼为阴 , 陆为阳 , 水为阴 。水下神秘昏黑 , 使人想到传说中的幽冥地狱 , 鬼魂就在那里沉溺 。所以上元张灯是在陆地 , 中元张灯是在水里 。而放到今天来看 , 放河灯这个习俗 , 已经变成一种普通的游玩运动了 。
 
4、永和县读书人于此日祭魁星 。长子县的牧羊人家于中元节屠羊赛神 , 俗传如此可使羊只增长生产 。又赠肉给诸亲戚 , 家贫无羊者则蒸面作羊形来取代 。阳城县农家以麦屑作成猫、虎及五谷之形 , 于田间祭祀 , 称为「行田」 。马邑县民中元节以麦面作儿童的形状 , 名为「面人」 , 互赠亲戚家的小孩 。忻县农民于中元节在田梗上挂五色纸 。
 
七月半有哪些传统风俗-七月半有什么风俗

文章插图
资源网 
5、 商丘县中元祀地官时 , 悬挂纸旗于门口 , 传说可以防虫 。孟津县中元节放风筝.郲县七月十五日在门前画一灰圈 , 在圈内焚烧纸公以祭拜祖先 。
 
6、山东省长岛渔民以木板秫稽制成小船 , 上贴一纸条「供应用」 , 或供溺海者的牌位 , 再装上食物、衣帽、鞋袜等用具 , 然后点燃蜡烛 , 由已婚的男子将小船放入海中 。沾化县各各家采麻柯及新颖草叶搭棚子 , 称为「麻屋」 , 请祖先牌位于其中祭祀 。独陵县称中元节为掐嘴节 , 家家吃粗茶淡饭 。
 
7、广东省曲江县猺族人七月十五日祭祖 , 又祭狗头王 , 以小男童及女童穿花衣歌舞酬神 。归善县民以七月十四日为中元节 。据传因当年元兵南下 , 为了避兵灾 , 故提早一天过节 。澄海县中元节祭祖先及灶神 。德庆州中元以冬叶裹粉作饼 , 名为「架桥」 , 用以祭祖 。古代的潮阳县施孤时 , 有钱人家资源网还会买下犁耙、水车 , 甚至穷人家的女孩 , 分离写在纸片上 , 施食时也把纸片撒下 。买不起农具或娶不起老婆的 , 可以凭单领取 。
 
8、南皮县七月十五携带水果、肉脯、酒、楮钱等前往祖先墓地祭扫 。并持麻谷至田梗 , 称为「荐新」 。广平县中元节以时鲜食物祭拜祖先 , 并预备果蔬、蒸羊送给外孙 , 称为「送羊」 。清河县七月十五上坟祭扫 , 以蒸面羊赠送女儿 。
 
9、送羊 。农历七月十五 , 还被称为“送羊节” 。汉许慎《说文解字》中说:“羊 , 祥也 。”甲骨文《卜辞》中也称羊通祥 。可见在古代 , 羊这种动物 , 一向代表吉祥之意 。旧京及华北地域的农村 , 民间风行七月十五由外祖父、舅舅给小外甥送活羊的习俗 。传说此风气与沉香劈山救母的传说有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