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指一挥间什么时候出的,弹指一挥间指的是多少秒-

毛主席曾写过一首《水调歌头》:“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

弹指一挥间什么时候出的,弹指一挥间指的是多少秒-

文章插图
三十八年的光阴,仅仅是弹指一挥间 。
当然,这是夸张的手法,形容时间过得飞快 。我们在今朝忆往昔,总会觉得过去的日子流逝得太快,一瞬而已 。
那“弹指一挥间”到底是多久?
灭霸打个响指,一秒不到,但那不是“一弹指”的时间 。
“弹指”的说法源于佛教,《摩诃僧祗律》卷十七中说:“一刹那者为一念,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为一弹指,二十弹指为一罗预,二十罗预为一须臾,一日一夜有三十须臾 。”
由此,我们可以进行计算:
一天=24小时=24×3600秒=86400秒=30须臾
一须臾=86400/30=2880秒=20罗预
一罗预=2880/20=144秒=20弹指
一弹指=144/20=7.2秒
根据计算,一弹指的时间为7.2秒,虽然很短暂,却远远大于我们打个响指的时间 。一弹指尚且如此短暂,那一瞬、一念更甚 。
经计算,一念(一刹那)=0.36秒,连打个响指的时间都不够 。
为何佛家要把时间具体到如此小的单位?佛家向来以慈悲为怀、以普度众生为追求,心中分分秒秒都有大义,向善而生 。
弹指一挥间什么时候出的,弹指一挥间指的是多少秒-

文章插图
佛语云:“一念成佛,一念成魔 。”
用“一念”的短暂,正好体现了佛家的顿悟,向善的本心 。
“须臾”、“弹指”也同理,极力渲染时间短暂,所以才要抓紧时间参透佛法,普度众生 。
后来,随着文化的迁移与渗透交融,文人墨客开始用“弹指一挥间”来表示时间飞快,与“白驹过隙”有异曲同工之妙 。
在文学作品中,有些作者用“二十年弹指一挥间”、“弹指间六十年过去”来做一个今昔过渡,表示过去的几十年过得很快 。
字里行间都含有感叹时间飞快,回首沧桑的意味 。
人生一世,匆匆几十年,在历史长河中,仅仅就是一弹指而已 。时间短暂而流逝飞快,因而更加可贵,需要我们珍惜 。
我们总得在有生之年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有意义的事,才能不枉此生 。等到暮年回首,也会欣慰地笑笑:原来,这些年我的回忆那么满 。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你好?谢谢你邀请:
“弹指一挥间”只是一个是用来形容时间过的飞快的词汇,我们经常听听过,也在一些文章中看到过,什么几十年弹指一挥间,就是来来表达时光的短暂 。
弹指一挥间什么时候出的,弹指一挥间指的是多少秒-

文章插图
这种形容只是一个夸张的比喻和说法,并不能表示真的时间是多久 。如果你真的要较真说出“弹指一挥间”具体时间的话,也并非是难事:“弹指”其实就也是捻弹手指的意思 。
【弹指一挥间什么时候出的,弹指一挥间指的是多少秒-】
弹指一挥间什么时候出的,弹指一挥间指的是多少秒-

文章插图
在一个《摩诃僧祗律》中有这样一段描述:“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名一弹指,二十弹指名一罗预,二十罗预名一须臾,一日一夜有三十须臾 。”从这段描述中不难看出,他说一日一夜有三十须臾,一日一夜就是24小时,24小时=30须臾 。换算过来就是:1须臾=48分钟 。
弹指一挥间什么时候出的,弹指一挥间指的是多少秒-

文章插图
二十罗预一须臾,那么就是48分钟=20罗预,1罗预=2.4分钟.二十弹指名一罗预,20弹指=2.4分钟,1弹指=7.2秒 。
弹指一挥间什么时候出的,弹指一挥间指的是多少秒-

文章插图
以上只是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