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作者陈寿原来是哪国人,陈寿的三国志是真实历史吗-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陈寿
【三国志作者陈寿原来是哪国人,陈寿的三国志是真实历史吗-】就像本人签名一样,“历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丫头,但是不打扮怎么出门……”,历史没有绝对的真相和客观,千人千面,后人不可能穿越到历史里去探索真相,更何况即便你能穿越,看到的又何尝就是客观的、可信的?
既然如此,相比无据可查的历史,至少有文字流传的还可以考据 。这就是《三国志》的作用 。一般而言,史料是相互考证的,不过因为他所参考的很多资料现在都没了,所以三国志对于考证三国时期的历史问题就变得更为重要了 。当然,裴松之注了之后就更丰富完善了 。
文章插图
他的可信度有多高呢,我认为需要考虑几个问题:
1、他为什么写?
陈寿(233—297年),字承祚,西晋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北)人 。他少好学,师事同郡学者谯周,在蜀汉时任观阁令史 。当时,宦官黄皓专权,大臣都曲意附从 。陈寿因为不肯屈从黄皓,所以屡遭遣黜 。入晋以后,历任著作郎、治书待御史等职 。
不管他身居何处,陈寿一辈子做的都是史官,据说写《三国志》的时候已经四十八岁了,在当时就该算是老年了,这个年纪上以本职工作为兴趣,写了这本没人赞助的史书,那就跟现代人闲来无事,在简书、博客上写文章慰藉自己的文学心是一样一样的 。
2、他为谁而写?
既是写《三国志》就是纯粹个人行为,就势必带着明显的主观情绪 。不过,既然陈寿原来从史官的职业操守看判断,他写这玩意儿至少要做到有据可查,所以,有官方资料可考的魏国和东吴的传记相对就较为详细 。魏国已有王沈的《 魏书》,吴国也有韦昭的《吴书》可作参考,这给陈寿搜集史料提供了极大方便 。而蜀汉既没有史官,也没有现成的史书可借鉴,搜集史料就非常困难 。所以蜀书相对简单,有些都没有 。
不过陈寿人在曹魏,而且是从蜀国去曹魏做官退休的,这作品中或多或少还是要更维护曹魏一些,也可以理解 。
3、他是如何写的?
写这三国书,陈寿花了整整十年时间,他身为三国时期人,当时看来写的就是当代史,有一些事情是亲身经历的,但是就当时的信息来源和信息流通情况判断,他所能掌握的东西一度也是有限的 。所以,陈寿写史书,跟我们一样,主要参考已经成文的传记、史册、其他可考的文字 。
这个过程去粗取精,辩伪存真,抽丝剥茧去掉一些明显不切实际的、带强烈个人感情的东西,是做学问的必须,也是史官工作的要求 。
但是从《三国志》的各个传记可以发现,其实陈寿也像很多作家一样,在整理资料撰写的过程中慢慢爱上了自己笔下的各个人物,加上各个传记往往单独成篇,在一些重大事件中似乎很多人都成了故事的主角和关键人物,比如说赤壁之战,官渡之战等等 。
我们现代的作品也常常是这样啊,日本战国时期的名人们,每个人单独站出来无论写成书还是拍成电影,那都是所有事件的中心和主角 。中国的历史故事也免不了这样 。这才显出中心人物的作用和个性嘛 。
文章插图
尚书郎范頵上表说:“陈寿作《三国志》,辞多劝诫,朋乎得失,有益风化,虽文艳不若相如,而质直过之,愿垂采录 。”由此可见,《三国志》书成之后,就受到了当时人们的好评和称赞 。陈寿叙事简略,三书很少重复,记事翔实 。在材料的取舍上也十分 严慎,为历代史学家所重视 。史学界把《 史记》《 汉书》《 后汉书》《三国志》合称 前四史,视为纪传体史学名著 。唐朝房玄龄等撰写的《晋书·陈寿传》也承认陈寿“善叙事,有良史之才” 。
历史这东西就没有绝对的真实,就算是传下来的史书也是一样,真假参半,首先时间离得太久,没有人能够证明写的到底是事实还是假的,因为没有人看到,再者,记载的人,记载的人也不可能时时刻刻待在身边看着别人说什么做什么,大部分都是问别人或者结合其他人记录的,还有就是记载人或者写作人自己的偏见,所有人都一样,对一件事情都有不同的看法,这也会影响到历史的真实性 。当然,虽然不能证明历史是不是完全真实,但是怎么说也都能让我们大概了解一下历史,毕竟是我们国家的文化,我们是有必要相信自己的文化的,也是我们对于自己的文化的一种自信 。
推荐阅读
- 妖猫传的空海,妖猫传中的空海-
- 春江花月夜的作者是?
- 三国志11全城市,三国志11威力加强版易守难攻的城市-
- 一首吟咏山水的古诗并写出作者和朝代,古代诗人的山水情怀-
- 周瑜陆逊加黄盖还是程普,三国志战略版陆逊黄盖程普搭配-
- 太监李莲英的死因,大太监李莲英之死之谜-
- 曹操打动关羽?曹操关羽之情
- 90后|6月推《叶秘书又说我坏话》作者:莫心伤,办公室爱情,职场文
- 有哪些作者写过鲁迅?有哪些作者写过鲁迅
- 教师是一线工作者吗?当一名优秀的教师意味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