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是一线工作者吗?当一名优秀的教师意味着什么

题主所说的情况,属于老师们都比较熟悉的年度考核问题,这种情况不能说全对,也不能说不对,应该说一辈子一个优秀都评不上的老师很少 。我们知道,教师作为专业技术人员,每年年底时都会有一次考核,算是对过去一年的工作总结,也是对各位老师的一次评价,一般来说,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几个等级,主管部门会根据学校的教师数量,把优秀指标分到不同的学校,指标比例也因地区的不同而不同,大概就是10%左右,并且,这种考核结果都会作为老师的个人档案被保存 。

教师是一线工作者吗?当一名优秀的教师意味着什么

文章插图
老师们之所以对考核结果比较在意,主要是因为以后评职称时,都会参考近年来的考核结果 。其实考核结果是否优秀,对老师们来讲,并不像有些人说的那么重要,只要属于合格,就基本不影响晋职,那么,为什么很多人又都想要优秀呢?一方面,荣誉感人人都有,大家都想得到等级较高的评价,这是很正常的现象,也是老师们追求进步、力争上游的表现;另一方面,有些地方在评高级职称时,要求老师在任职年限内,至少要有一次或两次优秀,否则,就没有进场资格,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在大家的业绩类证书证件难分高下时,当然是考核结果等级高的老师优先晋职 。
教师是一线工作者吗?当一名优秀的教师意味着什么

文章插图
笔者作为一名在乡村学校工作了多年的老教师,对学校每年的考核情况比较了解 。就像题主所说的那样,多数一线教师工作一辈子,也很难评上一个优秀,这种情况是确实存在的,具体说什么原因,这真的没有统一的答案,大家各自的情况都不一样 。具体到每一个学校来讲,他们在获得学校应得的指标以后,都会制定适合本校的方案,主要结合老师们的工作表现以及业绩情况,甚至,让那些想要优秀的老师一起比拼,谁的业绩证件多、等级又高、课时量大,就把谁的考核结果评定为优秀,这样的评价方法还是相对公平的,也是老师们比较认可的 。
教师是一线工作者吗?当一名优秀的教师意味着什么

文章插图
而容易引起老师们议论的,则是另外一种分配方式 。这种情况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也是相当普遍的,那些埋头苦干默默无闻的老师,往往成了被遗忘的人,而那些教课不多、相对圆滑的人却被评成了优秀,甚至,还会出现一些萝卜坑的情况,表面上都是正儿八经的,实际上避免不了暗地操作,特别是那些所谓的中层,即便是没有教课,也阻挡不了他们考核优秀的结果,比如,我们附近学校的一名教务,连续多年都是优秀,就连中心校负责统计的工作人员都有些看不下去了,说,一名教务而已,到底做了多少工作呀,年年优秀、次次优秀,而那么多的一线老师,很多年却连一个优秀都没有 。
教师是一线工作者吗?当一名优秀的教师意味着什么

文章插图
【教师是一线工作者吗?当一名优秀的教师意味着什么】总之,对于教师的年度考核问题,不同的学校,各自的情况都不一样,作为老师,我们也大可不必过分在意到底是优秀还是合格,因为在我们评职称的时候,只要是合格就算是达到了基本条件,在很多地方并不是晋职的必要条件,同时,在我们的实际教学工作中,我们既要埋头苦干,低头拉车,也要注意抬头看路,维护自我,争取属于我们自己的荣誉与利益 。作为学校,在评定考核等级的问题上,更应该公开公平,真正的让优秀发挥其应有的积极引领作用,从而,让我们的教育教学氛围更加宜人更加愉快 。
教师是一线工作者吗?当一名优秀的教师意味着什么

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