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王朝末期?17世纪朝鲜人口
华佗(约公元2世纪~3世纪初),字元化,沛国谯(即今安徽省毫县)人 。他在年轻时,曾到徐州一带访师求学,"兼通数经,晓养性之术" 。沛相陈圭推荐他为孝廉、太尉黄琬请他去做官,都被他一一谢绝,遂专志于医药学和养生保健术 。他行医四方,足迹与声誉遍及安徽、江苏、山东、河南等省 。
曹操闻听华佗医术精湛,征召他到许昌为自己看病 。曹操常犯头风眩晕病,经华佗针刺治疗有所好转 。《三国志》对此的记载是,"佗针鬲,随手而差 。"后来,随着政务和军务的日益繁忙,曹操的"头风"病加重了,于是,他想让华佗专门为他治疗"头风"病,做自己的侍医 。但是华佗却不愿意 。他借口妻子有病,告假回家,不再到曹操那里去了 。曹操非常愤怒,派人到华佗家里去调查 。曹操对派去的人说:如果华佗的妻子果然有病,就送给他小豆四十斛;要是没有病,就把他逮捕来办罪 。
文章插图
网络配图
传说华佗被逮捕送到曹操那里以后,曹操仍旧请他治病 。他给曹操诊断了以后,对曹操说:"此近难济,恒事攻治,可延岁月 。"意思是说,你的病在短期内很难彻底治好,即使长期治疗,也只能苟延岁月 。而要全部治好,使之不再重犯则需要先饮"麻沸散",麻痹脑部,然后用利斧砍开脑袋,取出"风涎",这样才可能去掉病根 。多疑的曹操以为华佗是要借机杀他,为关羽报仇,于是命令将华佗杀害 。
被关进牢狱以后,华佗知道曹操不会放过他的,于是抑制住悲愤的心情,逐字逐句地整理他的三卷医学著作-《青囊经》,希望把自己的医术流传下去 。这三卷著作整理好以后,华佗把它交给牢头,牢头不敢接受 。在极度失望之下,华佗把它掷在火盆里烧掉 。牢头这时候才觉得可惜,慌忙去抢,只抢出一卷,据说这一卷是关于医治兽病的记载 。华佗没有留下专门著作 。这是我国医学的一个重大损失 。
但是,华佗之死责任果真全在曹操吗?华佗真的没有任何过失吗?
《三国演义》中有一节"治风疾神医身死,传遗命奸雄数终",描写了华佗被曹操杀害的情形 。《三国演义》虽然是文学作品,其中有着大量的虚构成分,但是,华佗因为要给曹操"开颅医病"而被曹操杀害确是不争的历史事实 。受《三国演义》的影响,今天的许多史学家大都认为,华佗不仅医术高明,而且医德高尚,时刻心系天下百姓的疾苦,不肯服侍权贵 。华佗真是这样一个人吗?
在中国古代社会里,"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和"学而优则仕"是众多读书人的信条 。华佗所生活的东汉末期,社会上读书做官的热潮已经达到顶点,公卿大多数是熟悉经术者,汉顺帝时太学生多达3万人,学儒读经成为社会风尚,而医药技术虽为上至帝王、下至百姓所需,但却为士大夫所轻视,医生的社会地位不高 。
这种社会风尚不能不对华佗有所影响 。据《三国志·魏书·方技传》记载,华佗年少时曾经在徐州一带游学,是个"兼通数经"的读书人,在当地很有名气 。众所周知,科举制起源于隋朝,东汉时期普通读书人进入仕途的途径只有被"举孝廉",也就是因为品德高尚而被推荐进入官场 。
沛国相陈珪和太尉黄琬都曾荐举华佗为孝廉,征辟他做官,但是华佗却颇为自负,认为自己才气大,而不屑于去做他们举荐的那些低级文案工作,再者,华佗此时已经迷恋上医学,他不愿意为此小官而抛弃所喜好的医学 。
除此之外,华佗开颅面临的医学问题还有不少,不论那一项不具备开颅都是十分危险的事情 。曹操不开颅尚且可以存活一段时间,如果开颅必然是九死一生 。生性多疑的曹操岂能容忍这样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曹操认为华佗是在故意暗害自己也是讲得通的 。
文章插图
网络配图
曹操杀害华佗虽然主要是凭借自己的好恶,但是,从《汉律》上讲,也有他的依据 。曹操在"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情况下,以"动以王法从事"著称 。无论是理政还是治军,甚至齐家、诫子,曹操都以汉律为基本准则 。依照汉律的规定,华佗犯了两宗罪:一是欺骗罪,二是不从征召罪 。而令华佗命丧黄泉的是主要是后者 。
汉律中有"大不敬"罪,对"亏礼废节"之犯者要处以重刑,《汉书·申屠嘉传》便载有人"通小臣,戏殿上,大不敬,当斩"的案例 。"大不敬"的具体内容较多,其中"征召不到大不敬"适用于华佗所犯之罪 。在当时的情况下,曹操以此为华佗定罪,别人也就无话可说了 。
推荐阅读
- 明朝是最有骨气的王朝是真的吗?明朝的骨气从何而来
- 康熙王朝里被打入冷宫的妃子?康熙王朝为什么把容妃打入冷宫_2
- 弘时是雍正的什么人?雍正王朝的弘时
- 孔子是什么时期的人?
- 朝鲜张禧嫔和崔淑嫔?朝鲜肃宗为什么和张禧嫔合葬
- 朱三太子是真的吗?康熙王朝里的朱三太子是真的吗
- 明朝末期为什么会被清军打败?明末为什么打不过清军
- 南明为什么那么快灭亡?南明王朝什么时候灭亡的
- 朱棣是朝鲜人?朱棣母亲是朝鲜人吗
- 朱元璋找了八个人,建立了大明王朝?朱元璋是明太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