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经典的四首边塞诗?经典边塞诗赏析
余光中曾经写过: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这是他在《寻李白》里写的,字里行间透露出了对李白的高度评价 。
文章插图
是的,盛唐的组成,除了疆域的宽广,经济的繁荣,还有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就是文化的繁荣,而文化的繁荣,主要体现在诗词上 。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一个浪漫主人诗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他们撑起了盛唐诗词的天空,也撑起了中华诗词文化的半边天 。当然,在百花齐放的盛唐诗坛,除了李杜二人,还有一群人也在绽放 。他们属于另一个诗词流派,那就是边塞诗 。
边塞诗又称出塞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 。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时代,隋代开始兴盛,唐即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 。据史料统计,唐以前的边塞诗,现存不到二百首,而《全唐诗》中所收的边塞诗就达两千余首 。其中有些宏伟的篇章不但是华夏文学的宝贵财富,而且极具历史意义 。
盛唐是边塞诗创作的鼎盛时期,涌现了大量的边塞诗人,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等,他们的诗篇,尤为耀眼,令人叹服。当然,这些诗篇,生在二十一世纪的我们非常值得去读一读,并背下来 。
文章插图
一、七绝圣手王昌龄,留下了震撼人心的诗篇
【王昌龄 (698— 757),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今西安)人 。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
出塞
:王昌龄[唐]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
这首诗,被推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同时也是边塞诗中的名作 。诗人用平凡的语句,唱出了雄浑豁达的气势,发出了边疆战事不断,国无良将的感慨 。
首句跨空间跨地域,营造出了宏大的气势,让人读来为之一振 。空中的明月,是秦朝的;而脚下的边关,也是汉代的 。万里征途,人还未归来 。气势是雄浑的,表达出来的深层次的意思,便是影射战争长久不休,人民所遭受的悲剧还没有终止 。从秦汉到如今,还在持续,还没有停歇,家人无法团聚,人民无法安居乐业,既无奈又心酸 。所以开篇一句“秦时明月汉时关”,并不仅仅是带给我们语言上的震撼,还有统摄全篇,发人深思的作用,这也是这首诗为何能被称为“压卷之作”的原因 。
后两句更加主观的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如果龙城飞将军李广依旧健在,那么,定然不会允许胡人的铁骑踏过阴山 。这或许并非王昌龄一人的愿望,而是千千万万爱国志士的共同愿望:龙城飞将,威慑边关,无人敢犯!或者说是国家能有“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的强大国力与气势,卫人民安康!
文章插图
从军行.其四
:王昌龄[唐]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
这是王昌龄乐府诗《从军行》组诗中的第四首 。他的七首《从军行》中,这一首既写出了浩瀚的气势,又写出了战士们为保卫祖国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故而流传得更广 。
一二句的意思是:青海湖上空的云,掩盖的遥远的雪山,站在孤城遥望着远方的玉门关 。“暗”字,可解释为乌云遮掩住了白雪皑皑的原山,还有另一层意思,即连年的战争带给人民的心理压力,这也为本诗定下了基调 。三四句的意思是:塞外身经百战磨穿了盔和甲,不收回楼兰誓不归家!这就写出了将士们虽然身经百战,辛苦奔波,但是依旧斗志昂扬,初心不改,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
总结:王昌龄的七绝诗,气势磅礴,情景交融,读来更容易令人产生共鸣,他不愧为“七绝圣手” 。
文章插图
二、高适,擅乐府古诗,风骨凛然 。
【高适(约704年-约765年),字达夫、仲武,汉族,唐朝渤海郡(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 。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渤海县候,世称高常侍 。
高适的诗,与王昌龄不同,他擅长乐府诗,这首《燕歌行》是他的代表作,不仅是高适的“第一大篇”(近人赵熙评语),还且是整个唐代边塞诗中的杰作,千古传诵,良非偶然 。
推荐阅读
- 最大的巨骨舌鱼?巨骨舌鱼最长多少米
- 曹操的媳妇有几个?曹操的家人关系
- 我的航天梦小学生作文 我的航天梦
- 关于风的谜语大全 风的谜语
- 感恩父母的诗句?毕业论文感谢父母的诗句
- 唐玄宗为什么不立皇后?唐玄宗有皇后吗
- 归纳怀古咏史诗的特点?怀古咏史的特点及鉴赏方法
- 有关青衣的诗句?名有青和衫的诗句
- 最惊艳的cba啦啦队?CBA最美啦啦队员
- 有关苦的诗句?人生苦的最经典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