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王弼简介?王弼的思想

俗话说鸟尽弓藏,兔死狗烹,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
有句话叫:猛将常在阵上死,善泳终会江中亡 。元末明初,猛将如云,诸如花云、丁普郎、徐达、朱文正等辈,个个都武艺超群,武勇过人,有万夫不挡之勇 。可惜的是,这些“战神”级的人物,有的英勇就义,有的被开国皇帝诛杀,得到善终者寥寥无几 。
今天说说武力指数不在他们之下的“双刀王”王弼 。
王弼是元末明初著名将领,因擅长使用大刀,人送外号“双刀王” 。因一生无败绩,晚年又被人称为“百战百胜双刀王” 。他在明初曾立下赫赫战功,平定了北平,巩固了国防,为明朝基业打下坚实基础 。可就是这样一位悍将,最终却被朱元璋赐死,这又是为什么呢?
一、“双刀王”扑奔朱元璋
自古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王弼就是这样的人 。王弼是元末重要将领,更是明朝开国功臣,享世袭指挥使 。他因为擅使兵器大刀,后被人称为“双刀王” 。
元末乱世,王弼结交乡里豪杰,在三台山树栅自保 。王弼跟朱元璋是乡党,王弼也深知朱元璋的宏图伟略,非常赏识朱元璋,而朱元璋也知道王弼是有雄才大略且尚武之人,二人可谓惺惺相惜 。最终,王弼干脆率领一帮人投靠了朱元璋 。

明朝王弼简介?王弼的思想

文章插图
王弼最初为朱元璋的宿卫,而凡是朱元璋亲临的战事,他都无役不与,而且无役不胜 。后来单独带兵攻打张士诚和陈友谅,讨伐北元,也是战无不胜,无往而不利 。
二、王弼立下赫赫战功
开国伊始,王弼随朱元璋南征北战,先是打败张士诚,攻破池州,随后又夺取兰溪、金华、诸暨等地 。在与陈友谅的水上大战中,也没有让朱元璋失望,以胜利告终 。紧接着,王弼跟随朱元璋又平定了武昌,又率军攻克了庐州,大破襄阳、安陆、安丰,这些莫大战功让朱元璋甚是欢喜 。当然王弼的仕途也一路高歌猛进 。
可以说朱元璋如果没有王弼鼎力相助的话,那么明朝建国伊始不会这么快的发展迅速,没有王弼攻打张士诚的话,也很难快速突破军事阻碍 。所以某种程度上来说,朱元璋不得不感谢王弼助力自己登上皇帝宝座 。
【明朝王弼简介?王弼的思想】三、谜一样的结局让人唏嘘
在内忧基本平定之后,主要面对的就是北方蒙古的势力 。自古臣子为主子分担忧愁是分内之事,更何况朱元璋如此赏识王弼呢 。王弼看在眼里,也落实在行动上 。王弼随明朝大将蓝玉一起北上,远征蒙古势力 。经过二人的合力剿杀,最终将蒙古势力驱出出境,再一次安定了国防,也为明朝经济发展,争取了最佳的外部环境 。
明朝王弼简介?王弼的思想

文章插图
为了褒奖王弼,朱元璋赐其铁卷诰制丹书,并在诏书中比之为汉代名将卫青、唐代名将李靖 。但是后来蓝玉案爆发,朱元璋灭了蓝玉三族,王弼恐蓝玉案会危及自己,遂联合冯胜、傅友德等老臣,与其坐以待毙,不如起兵谋反 。然而密谋之事被锦衣卫听到,后来传到朱元璋耳朵里,王弼就这么被朱元璋赐死了 。但让人生疑的是,朱元璋只赐死了王弼,除他本人被赐死外,家里没有任何人受到处罚 。
从这个角度来说,王弼似乎又不是因蓝玉案被杀;但除了蓝玉案,史书中又没有关于王弼的罪状记录 。
关于王弼的死,史书也只是轻描淡写,一笔带过:
《明史卷一百三十二列传第二十》:“(洪武)二十五年从冯胜、傅友德练军山西、河南 。明年同召还,先后赐死 。爵除 。”
所以,朱元璋赐死王弼的动机是什么,至今尚是一个未解之谜 。王弼共有六子一女 。长子为安远侯王德,次子为西亭侯王政,女儿为楚王妃 。王弼的四世孙王卯,还曾是翰林大学士,王氏家族在明朝中兴一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