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建筑的古诗?描写古建筑的优美诗句( 二 )


3.侧重技术价值评价,助力教师情景化反思人工智能应用成效
教师人工智能焦虑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来源于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效果的模糊性特征,故学校应侧重技术价值评价,推进基于循证的技术接受与整合成效研判,在校内形成人工智能对学校发展与教学改进的共同愿景,减轻教师对人工智能之技术价值的不确定性感知,从而进一步消解教师人工智能焦虑 。
学校应注重构建基于数智融合的课程教学监测系统,研判教师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成效,以促进教师对技术价值的感知与认同;同时鼓励教师使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有效观测学生的成长状况与学习进程,并为学生提供学习效果的可视化反馈 。
4.以责任伦理为理论框架,构建学科教师智能教育应用工作指南
当教师将人工智能应用于不同学科的教学实践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问题与风险,而人工智能焦虑在一定程度上便来自于对这些未知风险的隐忧与惧怕 。因此,学校可尝试构建基于责任伦理框架的教师智能教育应用工作指南,规避人工智能教育应用可能带来的潜在性风险,进而消解教师的人工智能焦虑 。
三、结语
近年来,“人工智能进校园”的说法日益引起社会公众的关注,不少教师在迎接超级人工智
能到来的同时,也已经预料到了其潜在的威胁和可能发生的灾难,甚至担心教师职业将被机器人或其它智能产品所淘汰,从而产生极强的人工智能焦虑 。
人类是有机生命体,其与人工智能相比具有一定的道德与情感优势 。教育是高度情感化的活动,现阶段人工智能机器取代的是那些机械性、重复性工作,并不能完全取代教师角色,教师需正确看待人工智能技术并消解非理性的技术焦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