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7大流派 误判心理学


心理学7大流派 误判心理学

文章插图
误判心理学(心理学七大流派)
93岁的查理·芒格是沃伦·巴菲特的黄金搭档 。他思想独到,从不被任何条条框框束缚 。《人类误判心理学》完整呈现了芒格在行为金融学中的原创理论 。他强调各种认知模型的重要性,这些模型可以用来理解人们的理性和非理性行为 。
虽然考虑到这个讲座可能会让别人看起来很黑,或者让自己看起来像个傻瓜,但一向喜欢挑战传统智慧的芒格还是决定发表 。他引用提奥奇尼斯的话说:“一个永远不能得罪人的哲学家有什么用?”
《聪明的投资者》挑出理论中有启发性的关键点,分享给大家 。这份手稿是一位81岁的老人在三次讲课的基础上,凭记忆修改了约50个小时 。如果你能从中得到他十分之一的快乐,那你就是一个幸运的倾听者 。
人类误判心理
1.奖励和惩罚超反应倾向
“如果你想说服别人,就诉诸利益,而不是诉诸理智 。”——本杰明·富兰克林
大家都以为自己完全理解了激励和惩罚机制在改变认知和行为中的重要性,但事实往往并非如此 。
联邦快递夜班工人一度无法按时完成工作 。他们向工人们表明了情感和理智,但就是不起作用 。最后,他们按照班次而不是小时支付工资,并允许夜班工人在飞机上装载完所有货物后提前回家,这才解决了问题 。
有些人因为受教育而变得道德高尚 。但在激励机制的驱动下,他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可能会有意无意地做一些不道德的行为,也会为自己的不良行为找借口 。
例如,管理顾问总是在报告的结尾写道:“这个问题需要更多的管理咨询服务 。”因此,人们往往不得不怀疑或有保留地接受其专业顾问的建议 。一般对策如下:
(1)考虑咨询师提出的专业意见是否对自己特别有利;
(2)学习和运用你的咨询师所在行业的基础知识;
(3)回顾、质疑或替换你得到的建议 。
虽然驱使人们现在行动的主要动机是金钱,但它不是唯一有效的动机 。人们也会为了性、友情、伴侣、更高的地位等非金钱因素而改变自己的行为和认知 。
另外,《奶奶的规矩》也证明了奖励是很有用的 。具体来说,孩子们被要求在吃甜点前吃胡萝卜 。应用到商业世界,要求管理者先强迫自己完成不喜欢的必要任务,再奖励自己去处理那些喜欢的任务 。
当然,惩罚也强烈影响行为和认知,尽管它的弹性和效果不如奖励 。例如,非法价格操纵在美国过去很常见,因为政府往往只罚款 。后来几个重要的企业高管被撤职,送进联邦监狱服刑,价格操纵行为大大减少 。
2.喜欢/爱好倾向
刚孵出的小鹅会“爱”并跟随第一个从壳里出来对它好的生物 。同样,新生的人类也会“自然而然地喜欢和爱”那些对他好的人 。
人类喜欢并热爱被喜欢和被爱 。恋爱中很多成功和失败都是因为他/她能否表现出额外的关心和爱 。一般来说,人类一生都会向往很多与他无关的其他人的怜悯和欣赏 。
喜欢/爱好倾向是一种心理调节工具,它促使人们:
(1)忽略他爱的对象的缺点,对其百依百顺;
(2)爱屋及乌;
(3)为爱歪曲其他事实 。
喜欢/爱会导致钦佩,反之,钦佩也会导致并强化喜欢/爱倾向 。这种“反馈模式”一旦形成,通常会造成极端的后果,有时会促使人们为了帮助自己所爱的人而故意毁灭自己 。
此外,那些有可能引起人们极大喜爱和钦佩的人往往能起到示范作用,这对社会政策有很大的参考意义 。比如吸引很多心爱的人进入教育行业,这是明智的 。
3.仇恨/憎恨倾向
人类也会对对他很不好的人“天生厌恶和憎恨” 。所以,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中,战争几乎是连续不断的 。
在今天的瑞士和美国,人类巧妙的政治制度将个人和群体的仇恨“引导”到包括选举在内的非致命模式 。但是恨和仇恨并没有完全消失 。正如英国谚语所说,“政治是正确处理仇恨的艺术 。”
厌恶/憎恨倾向也是一种心理调节工具,它促使人们:
(1)忽视自己讨厌的对象的优点;
(2)讨厌能让你想起自己讨厌的对象的人、物和行为;
(3)为仇恨而歪曲其他事实 。
这种扭曲导致人们的认知出现很大偏差 。当世贸中心被摧毁时,许多巴基斯坦人立即认为是印度人,而许多穆斯林认为是犹太人,因此互相仇恨的双方很难握手言和 。
4.避免怀疑倾向
人类的大脑天生就有一种倾向,那就是为了消除疑虑而尽快做出决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