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的部首 舟的部首


巷的部首 舟的部首

文章插图
船的根部(车道的根部)
古书记载了不同的意见,如:
《易经伴》:“黄帝、尧舜……伐木为舟,伐木为树”;
墨子非儒:“巧锤成舟”;
《山海经·海内经》:“番禺始为舟” 。
其实船的发明不可能是古代某个人的发明 。原始工具往往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和劳动生产实践中根据需要逐步发明和完善的 。一定程度上需要更多的人知道和学习,也需要命名,自然会产生“船”字 。
浙江跨湖桥遗址出土的独木舟
浙江跨湖桥遗址出土的独木舟
世界上第一艘独木舟
根据考古发掘,2002年在杭州萧山跨湖桥遗址出土的独木舟属于新石器时代 。根据14碳年代测定,距今8000 ~ 7000年,“树木年轮校正年龄约为7500 ~ 8000年”,跨湖大桥的独木舟是中国迄今为止最古老的 。这是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独木舟 。
在中国,考古过程中发现了许多古代独木舟 。
海水淡化过程中茅山遗址的独木舟
余杭临平茅山遗址出土一艘全长7.35米,最大宽度0.45米的独木舟,属于良渚文化区 。这是良渚文化首次发现独木舟,也是国内考古发掘出土的最长、最完整的史前独木舟 。这表明,大约在5000年前,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良渚先民已经发明了杜牧信息资源网船等水上交通工具 。
江苏武进独木舟
比如江苏武进城乡出土的几只独木舟,其中一只长11米,宽90厘米 。还有一条尖尖的开尾,看似只有一半,实则是一条完整的独木舟 。尾部是开放式的,没有尾部封板,很容易建造,停靠时上下船也很方便 。航行时,由于人骑在船的前面,头重尾轻,敞开的船尾卡在水面上,所以没有水的倒灌 。这艘独木舟是一种独特的类型 。
福建连江县出土的独木舟
同类型的还有1975年福建连江县出土的独木舟,长7.1m,宽1.6m,初宽1.2m,深1.2m,头尾略呈方形 。由直径近2m的整棵樟树信息资源制成,确定为西汉早期遗物 。
跨湖桥的独木舟是世界上出土的最早的船 。跨湖桥的独木舟也彰显了中国船文化的悠久历史,也精彩地展示了中国造船技术的发展演变,其发现和发掘极为珍贵 。
“船”一词的由来
我们来看“船”的字形:
甲骨文
古代青铜器铭文
印章字符
【舟】,象形,是一种简单的舟 。
《说文》:舟,舟也 。古有鼓货,木为舟,木为椽,不能不为 。象形文字 。
k木:从中间砍树,再挖空 。
Yyn wood:砍树 。把树砍成桨 。
《墨子救世》:舟楫行谷 。据,舟初古自空大木称于,后因集板称舟,顺水而行亦称舟 。
本义:独木舟,小船 。
舟,古书中用作“舟”,不分大小 。
例如,“独木舟已过万重山”,“船已沉至千帆一侧”,“顺水推舟”都是指船 。其实boat的本义是指独木舟 。
考试记录总目录:做一只船跑水 。
《谢毅词下》:砍柴为船,砍柴为树 。
《诗经》:次子乘舟,将死 。
船的制造
制造独木舟的过程可以说是古人从认识自然、观察现象的过程中获得灵感,进而改造自然 。古籍中有记载:“古人把落叶看成船”(人们从树叶漂浮水面的现象中发明了船),“见树漂浮成船”就体现了这种认知 。
但是,仅仅一知半解物体的可漂浮性是做不出独木舟的,这需要一定的工具 。进入新石器时代后,人们使用的工具有了很大的改进 。制作的石斧和锤子锋利无比,非常实用 。同时,用火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使得制造独木舟成为可能 。当然,在当时的条件下,造独木舟绝非易事,比我们想象的要困难得多 。
木头做的船
“萌木”是制作独木舟的方法 。
“Eh”是切开挖空的意思 。由于树木质地坚韧,单靠石斧砍树非常困难 。古人巧妙的想到了用火来造船 。除了需要挖出来的部分,在树干表面涂上一层厚厚的湿泥,然后用火烤需要挖出来的部分 。有泥的地方,木头烧不着,所以保存下来;没有泥的地方,把木头烧成一层炭,然后用石斧砍 。并且火和石斧轮流使用,一层又一层,最后造出了最原始的船 。船是木头做的,是一个整体 。
独木舟制造的成功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件大事 。有了独木舟,人们的活动范围扩大了,可以跨越信息资源网络的水域去探索一个新的世界,迁徙变得方便了,同时也促进了古代人的交往和生活生产的进一步发展 。
早期的独木舟非常简单,凹槽小,稳定性差 。后来为了增加独木舟的载荷空和稳定性,挖的槽逐渐增多,江苏武进出土的独木舟厚度逐渐减小 。船体变薄会影响横向稳定性,所以古人发明了横梁加固的方法,在船上加几根横梁作为支撑,既增加了船的结构强度,又可以供人乘坐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