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王家屏传答案?明朝的首辅

王家屏,明代大同府山阴县人,生于明嘉靖十四年(1535),字忠伯,号对南,谥号文端 。王家屏天赋聪颖,才思敏捷,智力过人 。据传,“凡为文,不属草,含毫沿吟,一挥而就 。闭门散帙,不闻诵读声,过目辄不忘”,且谈吐巧捷,四座尽倾 。他官至内阁首辅大臣,明代不设宰相一职,内阁首辅大臣就是历史上其他朝代的宰相 。他一生服务于嘉靖、隆庆、万历三个皇帝,所以有“天下文官祖,三辈帝王师”之称 。他曾入内阁,因此在晋北地区,几百年来都尊称他为“王阁爷”“王阁老” 。

明史王家屏传答案?明朝的首辅

文章插图
忠直辅臣王家屏
王家屏5岁受业于父,13岁取秀才,29岁中举人 。明隆庆二年(1568)33岁获二甲第二名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 。
明万历三年(1575)晋升为修撰,充当日讲官 。其时,朝讲经筵多流于形式,然家屏“随事开陈,丰采轩朗”“敷奏剀挚,帝尝敛容受” 。他为皇帝讲授经史态度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分析经义深刻明确,朴实透彻;讲经的风度仪表端庄凝重,谈吐正色大方,声音清晰响亮 。神宗皇帝被他那宏深精辟的经术和端凝厚重的气质所折服,经常正襟危坐肃然聆听,尊称王家屏为“端人”,并赐“责难陈善”题字 。
万历元年(1573)至十年,张居正任首辅,一时朝野显赫,群臣竭尽阿谀奉迎 。张居正患病期间,朝内大臣为表关切和忠诚,都于祠庙间奔走祷祈,唯王家屏不屑参加 。张去世后不到两年,群臣就发泄积怨,倒张浪潮渐高 。万历帝先褫夺了张三个儿子的官职,取消张本人生前所得太师头衔 。后又加“诬蔑亲藩,侵夺王坟府第,钳制言官,蔽塞朕聪,专权乱政”之罪,公布天下 。此时,家屏却给侍御任正字写信,为张家后代解脱 。其不趋炎附势、秉公处事、胸怀坦荡可见一斑 。
在任史官编修《世宗实录》时,不畏权贵,秉笔直书 。当时首辅大学士高拱之兄高捷任操江都御史时,曾用国库钱向严嵩的党羽赵文华行贿,被记入史书 。为此,高拱曾多次暗示家屏笔下留情,文过饰非,均遭拒绝 。同行以“良史”称之 。
明史王家屏传答案?明朝的首辅

文章插图
万历十一年(1583)进詹事府,兼任翰林侍读学士 。次年家屏擢升为礼部右侍郎,旋即改任吏部左侍郎,后受命兼东阁大学士,为内阁成员 。在阁期间,直言进谏,不植私交,正色立朝,风节为人称道 。作为辅相,恪尽职守,尝曰:“天下治乱在朝廷,朝廷轻重在辅相” 。自己不敢怠惰,不允别人偷懒,连皇帝亦不迁就 。万历十七年,家屏丁忧期满又回到内阁 。入京三月“未获一瞻天表”,愤愤指责皇帝曰:“未有朝夕顾问之臣而可三月不面见者也 。”出于国家利益的考虑,家屏十分注意同内阁诸臣的关系,当时申时行任首辅,还有许国、王锡爵,家屏居末,然能和睦相处 。他在致同僚的信中说:“内不敢求知于宦官宫妾,外不敢得罪于贤士大夫,进无隐情,退无私客 。解官而返家,徒四壁萧然,寒儒此可不愧于心,不愧于知己者也 。”但搞好团结并非家屏随波逐流,人云亦云 。《明史》载:“每议事,秉正持法,不亢不随 。”可见他与同僚之间的交往是开诚布公、光明正大的,不计较平时之一得一失 。
在君臣关系上,家屏认为自己的职责是“能上匿于未形,防欲于微眇”“疏导密规,防君志未萌之欲;明诤显谏,扶乾纲将坏之枢”,其有不从,则强谏力争 。是年末,大理寺评事雒于仁向万历皇帝上了“四箴”疏,劝皇上“浓醑勿崇,内壁勿厚,货贿勿侵,旧怨勿藏” 。言辞尖利,切中要害 。万历震怒不已,欲重罪于仁 。家屏挺身而出,陈请于仁为忠正之士,万历让了步,雒于仁免遭重处,善归故里 。
明史王家屏传答案?明朝的首辅

文章插图
万历十八年(1590),家屏因皇帝政事不亲,储位不建,摈斥忠谋,连上两疏自劾求罢,试图以去就之决来感悟主心 。万历帝虽没有被真正感动而奋发图强,但也不得不以“忠爱”之言奖励家屏 。
万历十九年(1591),申时行、许国、王锡爵先后以事离职,家屏柄相国当政作了首辅,凡事都以宗社大业为重,从不计较个人得失,赢得了朝野的信赖和尊崇 。是时,明朝“争国本”的斗争发展到最高峰 。次年,礼部给事中李献可在“国本”问题上触怒了皇帝,李被降职外调,余伙皆夺俸半年以示诫谕 。御批下到内阁,为营救李献可,家屏拒不执行,将御批封还 。帝责之“迳驳御批,故激朕怒,甚失礼体”,有人劝他迁就一点,他却说:“人君惟所欲为者,由大臣持禄,小臣畏罪,有轻群下心 。吾意大臣不爱爵禄,小臣不畏刑诛,事庶有济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