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的三十而立是什么意思?三十而立是孔子说的吗
文章插图
三十而立,这句被说了上千年的口头话,却被理解的偏差也有千年了 。从我们接触的第一种认识,三十而立,就是说人的年龄到了30岁,应该能自立了 。就是经济上生活上,不再依赖家庭父母了 。这是我们最常见的说法 。后来在纠正版中,是这样认为的,说三十而立,不是指经济独立,生活自立,而是说,人到了30岁,才开始立志 。志向,就是明白了自己想干什么,奋斗目标是什么 。遗憾的是,老胡今天重读这句话,坚定地认为,前面两种解释都是错误的 。这一错,就把说这句话的圣人,孔子的用心给辜负了 。
我们看这句话完整的语境是什么?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再看我们的通用解释是这样的,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行事,而不越出规矩 。
说实话,对于这个通用解释,我认为连及格都没有,严重地偏移了孔子要表达的意思 。
我们看这句话是孔子一口气说完的 。就是说他要表达的意思,至少是逻辑上连贯的,中心意思却只能有一个,这是常识 。
他第一句起步说的是,“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可见他接下来要表达的意思,都是围绕这个学习展开的,那就不能把后面的意思,脱离学习这个中心意思,跑到别的意思上去 。因此他接下来的一句,三十而立,到底立的是什么?只能是跟学习有关的内容 。而我们老掉牙的解释是经济独立,生活自立了,不依赖父母了 。这显然是跑题了 。孔子也不可能刚起头说做学问呢,马上就说到经济生活上去了,驴头不对马嘴吧 。
就好比我说的一句话,今天我们吃了个美食,这个电影特别精彩 。前一句刚说美食,后一句跑到电影上去了,意思根本对不上 。那么第二种解释是立志,30岁了,要立志了,也不对 。古人寿命短,40岁算老头了,你30岁才立志,不符合基本规律,再说,孔子都说了,他15岁志于学,就立志做学问了,不可能再到30岁又立志别的目标 。
再看接下来,说“四十而不惑”,我们的通用解释是,人到了40岁,能不被外界事物迷惑 。所犯之错,仍然是脱离了做学问这个中心意思 。后面基本都是这样的逻辑错误,“五十而知天命”,说成是五十岁懂得了天命,按照我们很多人理解的,就是50岁就知道了自己能活多久,这就是天命,仍然错误 。“六十而耳顺”,通用解释是,60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 。对于这个解释,我认为粘上边了,但不准确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通用解释是,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行事,而不越出规矩,也是粘上边了,却也不准确 。
那么孔子真正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是这样的:我15岁就立志做学问了,注意,这里是立志做学问,而不是开始学习 。古人15岁,并不是一个孩子了 。不可能这个年龄才开始学习 。因此,是立志开始做学问,做他认为的能流传千年的大学问了,就是要奔着著书立说这个目标开始了 。到了30岁,就已经有了自己独立的见解,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有了自己独立的价值观 。这一点对于我们今天的人来说,尤其是对于教育这个话题,意义巨大 。也就是说,30岁之前,由于学习各种文化知识,加上本身社会阅历少,还不能形成自己独立的普世价值观 。到30岁前后,这方面有了质的飞跃,慢慢地形成了自己独立的价值观了 。
【孔子说的三十而立是什么意思?三十而立是孔子说的吗】而孔子一生所著之书,所立之论,无不都是围绕着他的独立普世价值观展开的 。理解到这里,我们才会明白,这句话的实质,是孔子在说他自己的一生历程 。这个时候,他已经70岁出头了,而72岁,他就去世了 。这就是他临死前,对自己一生的总结报告 。
接下来我们看“四十而不惑”,也并非是通用解释那样,人到了40岁能不被外界事物迷惑,而是说,他做学问到了40岁,已经没有疑难问题了,学通透了 。核心思想指的仍然是学问上的事情,跟外界事物有一丝联系,但不是这个意思 。再看“五十而知天命”,也并非是说人到了50岁,就知道自己能活多久了 。而是说,做学问做到50岁,已经悟透了宇宙万物的规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把这个世界才看明白了 。天命,天地万物的命运,包括人,就是一切看透悟透了 。
推荐阅读
- 悲伤逆流成河易遥独白台词稿件?悲伤逆流成河经典语录易遥最后说的
- 历史上被称为圣人的有哪些?孔子被后人尊称为圣人在他所处的时代还没有这个说法
- 小八爪鱼怎么处理?
- 家长常说的伤害孩子的话?伤害孩子的语言
- 宁教我负天下人是曹操说的吗,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是曹操对谁说的-
- 开启华胥引是什么意思?华胥引说的是什么
- 有精神洁癖的女生好吗?
- 孔子见老子把什么作为见面礼送给老子?送孔子什么礼物
- 孔子的祖上是宋国贵族,孔子的祖先是宋国人-
- 秋葵和苦瓜能一起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