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眼镜?清朝的眼镜
眼镜最早诞生于何时 , 哪国人先发明的 , 众说不一 。不过 , 在弄明白透镜成像规律的基础上研发出的眼镜 , 系由西方传入 , 似乎没有问题 。意大利学者、小说家安伯托·埃柯的作品《玫瑰的名字》 , 生动再现了眼镜初问世这段史实 。故事发生在公元1327年 。博学多闻的圣方济各教士威廉来到意大利北部某修道院 , 调查一系列离奇死亡事件 。看文件时 , 他亮出一件宝贝:那是个叉形的扣夹 , 两边有两个鹅卵形的金属框子 , 中间嵌着杏仁形的玻璃片 , “这东西并不是用来帮助他看远方的物体 , 而是用来看近物的” 。毫无疑问是老花镜 。威廉深知制造这种透镜需要高超的技术 , 所以他倍加珍惜 , “就好像它们是我身体的一部分” 。对手将其盗走 , 令调查陷入困境 。
荷兰学者弗伯斯和狄克斯特霍伊斯合著的《科学技术史》称 , 中世纪在改善生活条件方面几乎没有什么进展 。以眼镜论 , 在很长时期里极其稀少 , 价格极高 。西方如此 , 输入中国后更是如此 , “或颁自内府 , 或购之贾胡 , 非有力者不能得”(清赵翼《陔余丛考》) , 一副能值一匹良马的价 。清代初年 , 眼镜仍旧稀贵 , 常由皇帝赐给年老大臣 。不过到了《红楼梦》成书的年代 , 因为有了国产的仿制品 , 眼镜价格下降 , 逐渐普及 。
![明朝的眼镜?清朝的眼镜](http://img.jiangsulong.com/220602/13232U464-0.jpg)
文章插图
再回到《红楼梦》 , 第五十三回也写到贾母使用眼镜:“荣国府元宵开夜宴” , 贾母坐在透雕夔龙护屏矮足短榻上 , “榻之上一头又设一个极轻巧洋漆描金小几 , 几上放着茶吊、茶碗、漱盂、洋巾之类 , 又有一个眼镜匣子 。贾母歪在榻上 , 与众人说笑一回 , 又自取眼镜向戏台上照一回” 。这里用眼镜 , 分明是要起望远、放大作用 , 却不是老花镜所能为 。邓云乡《红楼风俗谭·眼镜谈趣》一文认为 , 这是曹雪芹的一个失误:“可惜他没有仔细理解老花镜的道理 , 再有他去世早 , 可能没有用过老花眼镜 , 因而在写贾母使用老花镜时 , 便不免出现一个小小的漏洞了 。”
【明朝的眼镜?清朝的眼镜】然而 , “向戏台上照一回”这个“照”字 , 显示了另一种可能———贾母的眼镜并非只有一副 , 她用来看戏的 , 或许是特意置备的观剧镜(一种低倍数望远镜) 。
推荐阅读
- 季节更换的诗句?形容季节交替的诗句
- 英雄联盟|RNG运营负责人回应Bin离队:不会做伤害队员的决定
- 火神山和雷神山名字的由来 火神山和雷神山谁取的名
- QQ空间密码和权限破解的方法 qq空间代码
- 家具味道大怎么去味?
- 衣服上的奶渍怎么洗掉?
- 脸盆上的污垢用什么去除?
- 怎么去除锅底的污垢?
- 辣椒油很久了怎么洗掉?
- 去除房间螨虫的简单方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