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车企兴高采烈下乡 老乡为什么却捂紧钱包?( 二 )


根据《人物》报道,24名著名大学的毕业生去了浙江省丽水市遂昌县 。作为被引进的人才,他们中4人是博士,19人是硕士,唯一的本科生还是浙江大学毕业的 。某种程度上,这群“小镇青年”对新事物接受程度高,收入水平相对而言也更高,是新能源汽车另一群潜在客户群 。
有缺口,有需求,众多车企瞄准这块“肥肉”非常合理 。
老乡们不买单
不过,用一句话用来形容车企下乡,那就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再合适不过 。纵然车企有心下乡,奈何老乡们不买单 。
目前,新能源车企响应“汽车下乡”存在很大程度的宣传刻板印象,认为将自身低端价位的车型拉到乡县,办几次车展,然后心安理得地让乡民们成为去库存的出口 。面对这种缺乏诚意的做法,乡民们怎么会掏腰包呢?
首先,各车企本身开发的新能源汽车更加适合城市柏油大路的“温室”环境,容易在农村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 。
汽车|车企兴高采烈下乡 老乡为什么却捂紧钱包?
文章图片

因为基建问题,农村的路况并没有城市那么好,多坑洼路段,这意味着农民更需要皮实耐用的新能源汽车 。它要经得住风吹日晒雨淋,毅然坚挺在生活一线 。
就功能而言,农民对于汽车的使用不止于出行代步,更有日常装载农产品的需要 。因此,新能源汽车最好有较大的空间进行货物的装载 。比如,底盘较高、空间较大的轻型汽车和小货车,既方便开车出行,也方便运输农产品,更受农民欢迎 。
汽车|车企兴高采烈下乡 老乡为什么却捂紧钱包?
文章图片

因此,目前新能源车企开发的相对“娇弱”的车型虽然颜值高,拥有智能的科技感,但老百姓不买账,什么都白搭 。
下乡品类少也是浇灭农村消费者消费欲望的因素之一 。现有的“汽车下乡”的新能源车型价格区间大多集中在10万元以内,相较而言,车企供应的汽车类型非常有限,更多是集中在A00级别的微型车上 。
农民虽然看重性价比,但并不意味他们没有消费能力 。农村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需求并不局限于低速、小微车型等低端产品 。
汽车|车企兴高采烈下乡 老乡为什么却捂紧钱包?
文章图片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王青就曾明确表示,下沉市场不是为了消化现有的库存产品,而是应紧扣当前市场增长潜力最大的更新置换需求,避免让农村市场成为消化库存产品和中低端产品的泄洪区 。
回归到日常使用上,在乡村新能源汽车充电仍是老大难的问题,却直接决定着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521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3.3%的受访者觉得“充电难”问题会影响自己购买新能源车 。
汽车|车企兴高采烈下乡 老乡为什么却捂紧钱包?
文章图片

图源:中国青年报
“新能源汽车下乡”老生常谈的优势之一:农村用电比用油便宜,而且地方多,随便拉根电线便可满足新能源汽车的动力需要 。但是农村配电网设计系统从标准上没有考虑新能源汽车,没法使用快充技术 。后天出门,提前两天充电,这买卖显然不划算 。
同时,现在农村地区充电站和充电桩分布还不全面,在公共桩保有量排名中,广东、上海、北京高居前三,前十的省份基本都在发达地区,占比高达72%,欠发达地区的公共桩寥寥无几,可能绕遍县城一圈,为数不多的几个电桩已经占满了,农村的状况更是不必再赘述 。
汽车|车企兴高采烈下乡 老乡为什么却捂紧钱包?
文章图片

对于私人桩,因为车位、物业等客观原因,充电桩没办法安装 。威马汽车CEO沈晖曾公开表示,去年共交付了4万多台车,但随车附赠的充电桩却有近2万根送不出去 。“充电难”这一大盆冷水把农民“尝鲜”的欲望瞬间浇灭一大半 。
在销售端,新能源车企的销售链尚未深入到乡县区域,直营店和4S店没有完全布局,因此乡民们关心的售后服务问题很难得到保证 。买了车之后呢?谁来负责售后呢?总不能拖拉机拖个百八十里到城里修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