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加强皇权的措施?乾隆为什么没有继续推行雍正的新政

始建于1875年 , 占地6080平方米 , 建筑面积2900多平方米 , 有“华北第一宅”之称的石家大院 , 为清代津门八大家之一石万程第四子石元士的旧宅 。注重物质享受 , 盛行攀比斗富之风 , 历史上时有发生 , 尤其在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 , 财富积累到相当程度时 。康乾盛世之时 , 权贵和“土豪”们不仅挥金如土 , 而且 , 邻里与邻里之间、亲家与亲家之间 , 还经常相互较劲PK 。
邻里“土豪”攀比斗富 , 看谁“笑在了最后”
钱泳的《履园丛话》记载 , 康熙初年 , 苏州有个富商叫朱鸣虞 , “富甲三吴” 。他的邻居姓赵 , 是吴三桂的心腹侍卫 , 有钱又有势 。相邻而居的两个“土豪” , 就像两只公鸡 , 一有机会就PK 。凡是朱家请过的戏班子 , 赵侍卫“必罗致之” , 朱家给戏班多少银子 , 赵家一定超过 。
某年元宵节 , 朱家为了显示实力 , 在自家门前挂了几十盏豪华精美的珠灯 , 把门口照得富丽堂皇 , 令隔壁赵侍卫家的灯显得暗淡无华 。气得赵侍卫叫家人把朱家的豪华灯饰统统打碎 。当时的吴三桂权势煊赫 , 连苏州府衙门都不敢得罪平西王爷的人 , 所以 , 朱家一时只能忍气吞声 。
但是 , 朱家飙了劲地同赵家斗 , 动脑筋找关系 , 花重金结识了也住在苏州城的吴三桂的女婿 , 借力打力 , 这才赶走了赵侍卫 。两个土豪相斗多年 , 朱家受气不少 , 当然花钱是更不用说了 , 却是“笑在了最后” 。

康熙加强皇权的措施?乾隆为什么没有继续推行雍正的新政

文章插图
二地“首富”联姻 , 两亲家不动声色地炫富
而金安清在《水窗春呓》的记载中 , 乾隆中期 , 嘉兴首富陶家与苏州洞庭首富席家是姻亲 , 两家在来往中也暗地里较强斗富 。
某日 , 陶老板到席家走亲戚 , 水路到洞庭山的时候已经是晚上 , 因为“泊舟处至席屋约二里许” , 于是 , 席家在这两里多路上都架起了灯棚 , 远望像条灯火长龙 , 让老亲家走夜路都不需要打灯笼 , 堪称照顾备至 。当然 , 此中既有热情 , 更有炫富 。精明过人的陶老板心里明白得很 。
此后 , 席家招待陶亲家 , “张乐欢宴累日” 。茶余饭后 , 席老板矜持地问陶老板 , 亲家啊 , 您看我家的居住环境还有什么需要改善的吗?陶老板笑了笑应道 , 那我就不见外说真话了 , 其他都很好 , 只有两点需要完善 , 一是大厅的地砖纵横数尺 , 像皇帝行宫用的地砖 , 不太妥当;二是书房窗外的池塘里缺少些荷花点缀 , 呵呵 。席老板听了 , 一声不吭 。陶老板看在眼里得意在心里 。
两小时后 , 席老板又派人来邀请陶老板谈事 , 故意带他从书房前的水榭走过 , 池塘里已经“荷蕖盈目” , 到了厅堂 , 原本数尺见方的地砖已经全部换成一尺来方的了 。陶老板“大惊服” 。不服不行啊 , 两个小时内栽种满池荷花、更换整座大厅的地砖和布置!
但陶老板也在苏州干了件露脸的事儿 。他喜欢听戏 , 到城里的绝秀班转悠时 , 唱戏的见他一个穿着不显眼的干瘦小老头儿 , 这张张那望望的 , 就嘲讽他:“你这么喜欢看我们的戏 , 不如干脆把班子请到你家里演去 , 但是哦 , 每天除了戏价外还得供应我们风鱼、火腿做菜肴 , 否则的话 , 我们是不去的 , 呵呵 , 老头 , 你能请得起吗?”
次日 , 有个嘉兴人来绝秀班定了一百本曲目 , 一下子来了单大生意 , 班主很开心 。戏班子进了嘉兴雇主家后 , 管家安排他们在一个门窗都关闭得严严实实的大房子里自行演出 , 没有一个观众 , 而且 , 每天中午和晚上的菜肴都是风鱼、火腿 , 没有其他的菜 。
戏班子的人没见过这等阵势 , 不知这是卖的哪门子药 , 只好闷头唱戏 , 一连唱了十天后 , 班主坚决要见雇主 。雇主一现身 , 戏班子所有的人都羞得满面通红 , 原来 , 雇主就是他们嘲讽的那个小老头 , 于是 , 都赶忙磕头赔礼不迭 。陶老板这才消了积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