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十二子胤祹?胤禩是康熙的第几子_1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胤禟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
清代百余位皇子中,胤禟是以一个储位之争失败者的形象著称于世的 。清代传记中,只有《清史稿》中有《胤禟传》,不过此传不足700字,且以胤禟在雍正初年所受惩罚为主要内容,隐约体现出清帝“同好恶,公是非”的修撰方针 。
作为康熙晚年储位之争的重要参与人之一,胤禟似乎给人的印象并不好,雍正帝对他的评价更是一无是处 。那么,历史上的胤禟果真如此吗?真如雍正所说的那样不堪吗?
一,好学、嗜读且颇有创造力的少年时代
胤禟,康熙第九子,生于康熙二十八年八月二十七日,生母是康熙帝宠妃宜妃郭络罗氏 。童年时期,他和众多皇子一样接受康熙帝的精心培育,史料中记载康熙帝对胤禟颇为喜爱,在一次朱批中称赞他:“九阿哥甚勇敢,骑马强于其他阿哥 。”
大约16岁时,胤禟经康熙帝指婚,娶满洲正红旗都统齐什(也称齐十)之女董鄂氏为嫡福晋 。此外,他还有8位侧福晋、妾,共为胤禟生育了8子6女 。
胤禟自幼受到严格、系统的满汉文化教育,并在科学技术方面较为喜爱 。康熙五十七年,胤禵率师西征后,先是驻扎西宁,为收复拉萨进行准备 。这时,胤禟亲手设计出一种战车式样,差人带给胤禵,这一战车式样是否为胤禵所采用,不得而知 。
在语言方面,胤禟也有很高的天赋,除了精通满语、蒙语和汉语外,他还学习过俄语并自创了一种字体 。雍正四年(1726年)正月,胤禟第五子弘旸给胤禟的信件由京城送往西宁时,被九门捕役搜获 。雍正帝见信中文字字体怪异,有类似西洋字迹,即派人面询欧洲传教士,得到的回答是:此种字体,亦不能识认 。
这种怪异的字体是胤禟独创的,时间大致是在雍正三年(1725年)前后,当时的胤禟受到严密的监视,与家人来往信件均被查看 。这迫使他寻找应付之策,他从与俄文字母有些相像的拉丁字母中受到启发,在满文原有十二字头基础上,造出十九字头,又添改拉丁字母后,用以拼写满语 。
这种做法增加了信件的保密性,后来也成为他的一大罪状,即所谓的“别造字样,巧编格式,令伊子学习,打听内中信息,缝于骡夫衣袜之内,传递往来,阴谋诡计,俨同敌国;太祖高皇帝钦定国书,臣民所共遵守,塞思黑径敢添造七字头,私行刊刻,变乱祖制” 。
胤禟能够创制新的字体,而且简明易学,这表明他不仅具有较高的满、汉文化素养和一定的俄文基础,还有一定的语言天赋、较高的睿智与创造力,这些素质对于三百年前的一位清朝皇子而言,实属难得 。现在,用拉丁字母转写满文,已成为人们学习满文的一种国际通用方式,而此法为满洲人所使用,当是胤禟开其端 。
二,康熙帝的厚爱
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葡萄牙传教士穆景远对四川总督年羹尧说:“胤禟相貌大有福气,将来必定要做皇太子的,皇上看他也很重 。”雍正四年(1726年)雍正帝却说:“胤禟是个糊涂不堪,无才无识的人,圣祖皇帝也深知他,所以诸王子内从不曾赞他一声,亦从不曾交他办一件什么事 。”
这两种说法截然不同,事实又是怎样呢?
胤禟比胤禩小两岁,康熙帝多子且重长,曾长期以胤禩为界,将八阿哥以上皇子视为年长皇子,将九阿哥以下,视为年幼皇子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以后,康熙帝外出,必指定部分皇子留守京师,综理政务 。现存满文档案显示,这一时期,胤禟尚未正式担任值守之任,但随同皇子在请安折上列名 。
四十八年是胤禟的一个分界线,他被受封为固山贝子,此后开始接受从政训练 。每逢康熙离京,如果胤禟未得扈从,便同部分留京皇子一起,轮班值守紫禁城与畅春园,处理政务,联名上奏京城情况 。
比如,五十年夏,参与值守京师的皇子共6人,即皇三子胤祉、皇四子胤禛、皇五子胤祺、皇九子胤禟、皇十子胤以及皇十二子胤裪 。6位皇子分为三班,其中胤禟与长其五岁的胤禛排在一班 。
从有限的史料来看,胤禟在康熙晚年曾受过康熙帝的斥责,然而这并不能据此断言,他为康熙所厌恶 。即使是胤祉、胤禛以及胤禩等年长皇子,也曾由于在办理政务中出现疏忽,屡遭康熙的责骂 。
相反,从下面这件事例中还可以看出胤禟在康熙帝心目中地位 。
五十八年四月,康熙帝命以16岁的胤禟之女下嫁明珠次子揆叙之子、侍卫永福 。五十九年二月成婚,胤禟女受封郡君,永福封多罗额驸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