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恭仁皇后和孝懿仁皇后?孝惠太后是谁( 二 )


文章插图
张太皇太后及一干辅政老臣相继崩逝 , 让年少气盛的明英宗大权在握 , 有些飘飘然了 。他重用王振等佞臣 , 杀害忠良贤臣 。正统十四年 , 在王振等人的建议下 , 明英宗朱祁镇决定御驾亲征 , 最终发生了“土木堡之变” , 英宗被瓦剌人擒获 。
在明英宗被擒后 , 明朝廷陷入了一盘散沙的状态 , 有人主和 , 有人主战 , 无人主持大局拿定主意 。虽然英宗临出征前 , 册立了自己的长子朱见深为太子 , 可是朱见深还只是个两岁的奶娃娃 , 于此时风雨飘摇的明朝廷并无法任何益处 。
这样的时刻 , 对孙氏来说 , 无疑是一个掌握大权的好时机 。朱见深年幼 , 孙氏完全可以立他为傀儡皇帝 , 自己垂帘听政 , 将所有权力牢牢握住 , 但她并没有这么做 。如果真的让已经人心浮动的明朝再陷入后妃干政、主少国疑的情况 , 那么明朝必然会面临灭亡 。
英宗北狩 , 太后命郕王监国 。景帝即位 , 尊为上圣皇太后 。

孝恭仁皇后和孝懿仁皇后?孝惠太后是谁

文章插图
此时 , 群臣请立英宗的异母弟弟郕王朱祁钰(明代宗)为帝 , 主持大局 。群臣并没有决定权 , 郕王能不能登基 , 挽救当时面临危机的明朝 , 全在孙太后的一念之间 。当然最终结果我们已经知道了 , 孙太后同意了这个决议 , 郕王登基主持大局 , 挽救明朝于危机 , 击退了瓦剌大军 , 将“土木堡之变”带来影响降至最低 。
之后瓦剌放回了英宗 , 但却被明代宗软禁在南宫 , 随后明代宗废黜了朱见深太子之位改立自己亲生子 。这个时候 , 孙太后并未对明代宗所做的这些行为 , 做出很剧烈的反抗 , 只是悉心照顾好自己的儿子和孙子 。
直到景泰八年 , 明代宗病重 , 之前他改立的太子朱见济也早已夭折 , 故而此时他是没有子嗣来继承 。这时候 , 一些英宗朝的老臣筹谋拥立英宗复辟 。之前一直沉默不作为的孙太后 , 此刻表态支持 , 于是英宗通过“夺门之变”成功复位 。
驾驭两“变” 颇具智慧
在孙氏的前半生中 , 其实她只是一个享受丈夫宠爱的小女人 , 或许她也争过宠 , 或许她也耍过小心机 , 这些其实也是后宫女子的常态 。待到明宣宗驾崩之后 , 孙氏身上的智慧和大局观才慢慢显露出来 。
张太皇太后还在世时 , 处理政事颇为精明能干 , 且是孙氏的长辈婆婆 , 这个期间 , 孙氏并不与她争权 , 安静地当着她的皇太后 , 在婆媳这件事上 , 她还是比较谨慎处理的 。真正显露她大局观和智慧的  , 是“土木堡之变”及“夺门之变” 。
孝恭仁皇后和孝懿仁皇后?孝惠太后是谁

文章插图
土木堡之变时 , 从当时的大环境来看 , 选择一个有成熟判断能力的继位者 , 远比选择年幼的继承人更为重要 。她当时是否有一瞬间想过把控朝政、垂帘听政 , 我们并不能知道 。我们能看到的 , 就是她最终做出来的决策——让已有决策力、行动力、领导力的郕王朱祁钰登基主持大局 , 才是解决当下危机的关键 。最后的事实也证明了孙太后的决定是正确的 。
夺门之变 , 当时明代宗病重 , 唯一的子嗣早夭 , 此时未有子嗣来继承 。如果不能选出合适的继承人 , 或者选择了不合适的人选 , 刚有些起色的明朝又将陷入新一轮的困顿中 。于是当有人说想拥立明英宗复位时 , 她选择了支持 。固然 , 明英宗在前半段的执政前期 , 信赖佞臣 , 错杀众臣 , 确实有瑕疵 。可在经历土木堡之变、被俘经历以及被软禁南宫的八年 , 英宗的成长和变化 , 孙太后是看在眼里的 。英宗复位后 , 执政上的变化和成熟 , 再次证明了孙太后的决策是对的 。
孝恭仁皇后和孝懿仁皇后?孝惠太后是谁

文章插图
最后还有一点想跟大伙儿探讨 , 想拥立英宗复位的朝臣 , 肯定不是在代宗临终前才萌生的想法 , 尤其是刚迎英宗回朝和被软禁南宫的初期 , 这些人的想法肯定更为强烈 。为什么当时没有付诸行动?一方面或是代宗当时风头正盛 , 而另一方面或许就是没有征得孙太后的同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