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性黄疸的特征

母乳喂养虽然对婴儿来说最有利,但也有可能发生母乳性黄疸的情况,这一方面产妇要多加注意 。母乳性黄疸的特征是怎么样的呢?据了解,小儿发生母乳性黄疸的原因并不是很明朗,这时的新生儿因母乳而产生胆红素升高的情况,建议停止母乳哺养,选择适合的奶粉也是可以的 。

母乳性黄疸的特征

文章插图

病因
母乳性黄疸的病因迄今尚未完全清楚 。现根据发生的时间分为早发性和晚发性两类 。前者发生时间与生理性黄疸相近,认为主要与母乳喂养不当,摄入不足有关;晚发性多认为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肠肝循环增加有关,常发生于生后1~2周,可持续至8~12周 。一般认为,新生儿小肠内的葡萄糖醛酸苷酶含量多(经过检测确认),活性高 。这种主要来源于母乳的酶,可催化结合胆红素变成未结合胆红素,此过程在新生儿小肠内进行,加上小儿肠蠕动相对慢,使大量应排泄的胆红素被这种酶解离成未结合胆红素,吸收增加,即出现母乳性黄疸 。
临床表现
生后母乳喂养无其他原因而出现高胆红素血症者,胆红素常可达256.5~342μmol/L(15~20mg/dl),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新生儿一般情况良好、吃奶佳、生长发育正常 。黄疸可持续3周~3个月 。
检查
血生化检查:血清胆红素大多数<257μmol/L(15mg/dl),也可>342μmol/L(20mg/dl),间接胆红素增高为主,肝功检查正常,HBsAg阴性 。
母乳性黄疸的特征

文章插图

诊断
1.病史根据黄疸出现时间,单纯母乳喂养史,生长发育良好,无其他任何异常临床表现 。
2.检查血清胆红素水平升高,以间接胆红素为主,其他检查均正常 。
3.诊断性停母乳喂养由于新生儿黄疸原因十分复杂,要排除所有的病因十分困难,对一般情况良好,高度怀疑为母乳性黄疸的患儿,临床上常予停止哺乳喂养后观察,48小时内血清胆红素可明显下降 。即可诊断 。
治疗
1.喂养与护理当明确为母乳性黄疸后,现不提倡停母乳,可少量多餐喂养,按顺时针方向行腹部按摩以增加肠蠕动,服用退黄中成药促进胆红素的排泄,多晒太阳以改变间接胆红素的结构,形成光异构体利于从尿中排出 。只有当胆红素水平超过15mg/dl时可暂停母乳喂养观察,如明显下降,确定为母乳性黄疸,仍可母乳喂养 。
母乳性黄疸的特征

文章插图

2.光疗当胆红素达到20mg/dl,可予光疗,一般不需要用白蛋白或血浆治疗 。
【母乳性黄疸的特征】3.支持疗法注意保暖,增加热量、营养,预防感染等疾病的发生,以免加重黄疸 。4.酶诱导剂给以保肝、酶诱导剂等药物治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