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谁在王安石实行变法时因与其?王安石变法原文宋史纪事本末

国家统治阶级内部对是否兴建水利、如何兴建水利等问题有不同的看法和观点,据此,他们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范仲淹、郏亶、单谔等都提出了自己的治水主张,王安石亦大力支持兴建水利,然,反对的浪潮声亦此起彼伏 。
从范仲淹任苏州知府治理塘浦水利,到王安石支持兴建水利,再到郏亶治理浙西塘浦,再到沈括治理浙西水利,再到苏轼推崇的单谔水论,在这个过程当中,官员内部围绕水利表现出激烈的冲突,党派之争、利益冲突、水利成本等都在左右着双方言论,进而影响宋代水利事业的发展 。

宋朝谁在王安石实行变法时因与其?王安石变法原文宋史纪事本末

文章插图
一、范仲淹治水及朝廷争论
北宋仁宗年间,范仲淹极为重视苏州水利,他指出苏州产粮丰富,兴建水利,其利甚大 。“范文正公曰:苏之一郡,自可岁收数百万石,足为国家粮储,况浙西七郡之广,其为利又不可腾言矣 。”然他兴苏州水利这一做法却遭到了朝中很多官员的反对,双方围绕治水展开了激烈争论 。
范仲淹主张疏导五河、导太湖之水入海 。仁宗景祐年间,范仲淹任苏州知府,恰逢当地水患,他实地调查后发现,苏州大水是因为苏州地处太湖东侧,地势较为低下,而来水较为丰沛,乃天造泽国,众流所聚 。然,太湖泄水三江仅存吴淞一江 。
吴淞江通江连海沟渎虽多,但多已湮塞,“虽北压杨子江,东抵巨浸,河渠至多,湮塞已久,莫能分其势矣 。”因而苏州排水不畅,容易发生水涝,因此,他“亲历海滨,开浚五河,东南入吴江,东北入于海 。”
范仲淹为解决苏州水患,还提出了浚河、置闸、修围三者缺一不可的治水方针 。他曾言:“修围、浚河、置闸者相为表裹,如鼎以吴立,阙一则不可,三者备矣,水旱岂吴忧哉 。”
宋朝谁在王安石实行变法时因与其?王安石变法原文宋史纪事本末

文章插图
首先,关于浚河,他强调,“今疏导者,不惟使东南入于松江,又使西北入于扬子之与海也 。”浙西地势低下,常苦于通江沟渎排水不畅,应当定时开导,时常疏浚河道 。
其次,范仲淹认为不但要重视疏浚工作,还要设闸 。新开河道,一定要置闸,平常放下水闸能预防潮水侵扰,旱季可放下水闸,灌溉农田,涝季可开启闸门,疏导积水 。
最后是修围,他指出,修建围田才能抵抗水涝和干旱的侵袭,保证粮食正常的生产活动 。范仲淹开泄河水,实质上抓住了苏州治水的要害——患在积水不泄,他提出了“修围、浚河、置闸”三者合一的主张,较为合理地处理了治水和治田、挡潮和排涝、蓄水和泄洪的矛盾 。
然而,范仲淹这一利国利民的治水主张却遭到了一些官员的强烈阻挠,双方据此展开争论 。当时的谏官不知道苏州患在积水不泄,纷纷上疏指责范仲淹走泄姑苏之水 。
宋朝谁在王安石实行变法时因与其?王安石变法原文宋史纪事本末

文章插图
他们“或曰,江水已高,不纳此流 。或曰,日有潮至,水安得流下?或曰沙因潮至,数年复塞 。或谓开浚之役,重劳民力 。”
面对反对者的阻挠,范仲淹据理力争,说,“江海善下,故得为百谷之王,岂能不下于此?谓‘江水已高,不纳此流’者,非也 。彼日之潮,有损有溢,三分其时,损居二焉,乘其损而趋之,势孰可御?谓‘日有潮至,水安得下’者,非也 。
开导之河,必设诸闸,常时扃之,沙不能塞,每春理其闸外,工减数倍,亦复何患?谓‘沙因潮至,数年复塞’者,非也 。江南所植惟稻,大水一至,秋无他望,俾之导逹沟渎,脱百姓于饥殍,佚道使之,虽劳不怨,谓‘开浚之役,重劳民力’者,非也 。”
最终,范仲淹力破浮议,亲到海浦,开浚五河,疏导诸邑之水,“使东南入于松江,又使西北入于扬子之与海也 。”他着重疏通了茜泾、下张、七鸦、许浦、白茆等高乡东北面出海大埔,然未能实现其整体治理浙西水利的规划 。
宋朝谁在王安石实行变法时因与其?王安石变法原文宋史纪事本末

文章插图
但是,反对者阻挠范仲淹治水又有哪些动机?据任仁发所言,“昔范文正公亲开海浦时议沮之,公锐意定见,力排浮议,濯积潦,数年大稔,民受其赐,乃谓终无廿成?为是说者,皆是苟图富户财物,听受富户驱使,而妄为无稽之言也 。”可见,这些反对范仲淹治水的“说者”,虽找各种理由如“数年复塞”、“重劳民力”等反对兴建水利,其背后动机不过是受利益驱使罢了 。
范仲淹的治水主张遭到政坛反对,与当时的政治环境也有很大关系 。北宋初年至仁宗朝的治水方针主要着眼于漕运、赋税等眼前利益,不能兼顾长远利益 。如大中祥符五年,两浙转运使徐奭设置开江营兵一千二百人,专修吴江塘路,塘路南至嘉兴一百多里 。


推荐阅读